卷三十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三十 (第1/3页)

    水经注 卷三十 淮水



    【原文】



    颍阴刘陶为县长①,政化②大行,道不拾遗③。以病去官④,童谣歌日:悒然⑤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⑥。见⑦思如此。



    【注释】



    ①颍(yǐnɡ)阴: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许昌市。刘陶:字子奇,一名伟,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县长:县里的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



    ②政化:政治教化。



    ③道不拾遗:路上有丢失的东西,无人捡拾,多形容民风淳厚。



    ④去官:弃官,辞官。



    ⑤悒(yì)然:忧愁不安的样子。



    ⑥安:安抚,使……安居。下民:百姓。



    ⑦见:被。



    【译文】



    颍阴刘陶当县令时,大力推行政治教化,因而道不拾遗。后来刘陶因病辞官,童谣唱道:心里郁郁不乐,怀念我们的刘君,他什么时候再来呵,使我们小百姓安宁!他是如此受到人民的怀念。



    【原文】



    慎水①又东流,积为燋陂;陂水又东南流为上慎陂;又东为中慎陂;又东南为下慎陂,皆与鸿郤陂②水散流。其陂首受淮川③,左结鸿陂。汉成帝时,翟方进④奏毁之。建武中,汝南太守邓晨欲修复之⑤,知许伟君晓知水脉⑥,召与议之。伟君言:成帝用方进言毁之,寻而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敢败我濯龙渊⑦?是后民失其利。时有童谣日:败我陂,翟子威,反乎覆,陂当复,明府⑧兴,复废业。童谣之言,将有征⑨矣。遂署都水掾⑩,起塘四百余里,百姓得其利。



    【注释】



    ①慎水: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南。



    ②鸿郤(xì)陂:在今河南省正阳县、息县境,汝、淮两水之间。



    ③淮川:即淮河,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



    ④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



    ⑤汝南太守:汝南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汝南:古郡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



    ⑥许伟君:许杨,字伟君,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有记载。水脉:水的运动变化规律。



    ⑦败:毁坏。濯(zhuó):洗涤。



    ⑧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



    ⑨征:应验。



    ⑩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