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卷五 帝纪第五

    周书卷五 帝纪第五 (第2/3页)

安州、江陵等总管并隶襄州总管府,以柱国、大司空、卫国公直为襄州总管。甲辰,太白、荧惑、岁星合于娄。乙巳,吐谷浑遣使献方物。以庸国公王雄世子开府谦为柱国。



    二月辛酉,诏陈国公纯、柱国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杨(荐)〔荐〕等,如突厥逆女。甲子,郢州获绿毛龟。



    丙寅,以柱国安武公李穆为大司空,绥德公陆通为大司寇。壬申,行幸岐州。



    三月戊子,柱国、楚国公豆卢宁薨。



    夏四月,齐武成禅位于其太子纬,自称太上皇帝。



    五月丙戌,以皇族父兴为大将军,袭虞国公封。己亥,诏左右武伯各置中大夫一人。



    六月庚申,彗星出三台,入文昌,犯上将,后经紫宫西垣入危,渐长一丈余,指室、壁。后百余日,稍短,长二尺五寸,在虚、危灭。辛未,诏曰:「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宜赎为庶人。」



    秋七月辛巳朔,日有蚀之。庚寅,行幸秦州。降死罪以下。辛丑,遣大使巡察天下。



    八月丙子,至自秦州。



    九月乙巳,益州献三足乌。



    冬十月辛亥,改函谷关城为通洛防。



    十一月庚辰,岐州上言一角兽见。甲午,吐谷浑遣使献方物。丁未,陈遣使来聘。



    天和元年春正月己卯,日有蚀之。辛巳,露寝成,幸之。令群臣赋古诗,京邑耆老并预会焉,颁赐各有差。癸未,大赦改元,百官普加四级。己亥,亲耕籍田。丁未,于宕昌置宕州。以柱国、昌宁公长孙俭为陕州总管。遣小载师杜杲使于陈。



    二月戊申,以开府、中山公训为蒲州总管。戊辰,诏三公已下各举所知。庚午,日斗,光遂微,日里乌见。



    三月丙午,祠南郊。



    夏四月己酉,益州献三足乌。辛亥,雩。甲子,日有交晕,白虹贯之。是月,陈文帝薨,子伯宗嗣立。



    五月庚辰,帝御正武殿,集群臣亲讲礼记。吐谷浑龙涸王莫昌率户内附,以其地为扶州。甲午,诏曰:「道德交丧,礼义嗣兴。褒四始于一言,美三千于为敬。是以在上不骄,处满不溢,富贵所以长守,邦国于焉乂安。故能承天静地,和民敬鬼,明并日月,道错四时。朕虽庸昧,有志前古。甲子乙卯,礼云不乐。



    苌弘表昆吾之稔,杜蒉有扬觯之文。自世道丧乱,礼仪紊毁,此典茫然,已坠于地。昔周王受命,请闻颛顼。庙有戒盈之器,室为复礼之铭。矧伊末学,而能忘此。宜依是日,省事停乐。庶知为君之难,为臣不易。贻之后昆,殷鉴斯在。」六月丙午,以大将军、枹罕公辛威为柱国。



    秋七月戊寅,筑武功、郿、斜谷、武都、留谷、津坑诸城,以置军人。壬午,诏:「诸冑子入学,但束修于师,不劳释奠。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即为恒式。」



    八月己未,诏:「诸有三年之丧,或负土成坟,或寝苫骨立,一志一行,可称扬者,仰本部官司,随事言上。当加吊勉,以厉薄俗。」



    九月乙亥,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反,诏开府陆腾讨平之。



    冬十月乙卯,太白昼见,经天。甲子,初造山云舞,以备六代之乐。



    十一月丙戌,行幸武功等新城。十二月庚申,还宫。



    二年春正月癸酉朔,日有蚀之。己亥,亲耕籍田。



    三月癸酉,改武游园为道会苑。丁亥,初立郊丘坛壝制度。



    夏四月乙巳,省东南诸州:以颖州、归州、涢州、均州入唐州,油州入纯州,鸿州入淮州,洞州入湖州,睢州入襄州,宪州入昌州。以大将军、陈国公纯为柱国。



    五月壬申,突厥、吐谷浑、安息并遣使献方物。丁丑,进封柱国、安武公李穆为申国公。己丑,岁星与荧惑合于井。



    六月辛亥,尊所生叱奴氏为皇太后。甲子,月入毕。闰月庚午,地震。戊寅,陈湘州刺史华皎率众来附,遣襄州总管卫国公直率柱国绥(国)〔德〕公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将兵援之,因而南伐。壬辰,以大将军、谯国公俭为柱国。丁酉,岁星、太白合于柳。戊戌,襄州上言庆云见。秋七月辛丑,梁州上言凤凰集于枫树,群鸟列侍以万数。甲辰,立露门学,置生七十二人。庚戌,太白犯轩辕。壬子,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雍州牧。



    九月,卫国公直等与陈将淳于量、吴明彻战于沌口,王师失利。元定以步骑数千先度,遂没江南。冬十月辛卯,日出入时,有黑气一,大如杯,在日中。甲午,又加一焉。经六日乃灭。



    十一月戊戌朔,日有蚀之。癸丑,太保、许国公宇文贵薨。三年春正月辛丑,祠南郊。



    二月丁卯,幸武功。丁亥,还宫。



    三月癸卯,皇后阿史那氏至自突厥。甲辰,大赦天下,亡官失爵,并听复旧。



    丁未,大会百寮及四方宾客于路寝,赐衣马钱帛各有差。甲寅,以柱国陈国公纯为秦州总管,蔡国公广为陕州总管。戊午,太傅、柱国、燕国公于谨薨。己未,太白犯井北轩第一星。夏四月辛巳,以太保、郑国公达奚武为太傅,大司马、蜀国公尉迟迥为太保,柱国、齐国公宪为大司马。太白入舆鬼,犯积尸。



    五月庚戌,祠太庙。庚申,行幸醴泉宫。



    六月甲戌,有星孛于东井,北行一月,至舆鬼,乃灭。



    秋七月壬寅,柱国、随国公杨忠薨。戊午,至自醴泉宫。己未,客星见房,渐东行入天市,犯营室,至奎,四十余日乃灭。



    八月乙丑,韩国公元罗薨。齐请和亲,遣使来聘,诏军司马陆逞、兵部尹公正报聘焉。癸酉,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亲讲礼记。



    九月庚戌,太白与镇星合于角。



    冬十月癸亥,祠太庙。丙戌,太白入氐。丁亥,上亲率六军讲武于城南,京邑观者,舆马弥漫数十里,诸蕃使咸在焉。十一月壬辰朔,日有蚀之。甲辰,行幸岐阳。壬子,遣开府崔彦穆、小宾部元晖使于齐。甲寅,陈安成王顼废其主伯宗而自立,是为宣帝。



    十二月丁丑,至自岐阳。是月,齐武成帝薨。



    四年春正月辛卯朔,废朝,以齐武成薨故也。遣司会、河阳公李纶等会葬于齐,仍吊赙焉。



    二月癸亥,以柱国、昌宁公长孙俭为夏州总管。戊辰,帝御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岁星逆行,掩太微上将。庚午,有流星大如斗,出左摄提,流至天津,灭后,有声如雷。



    夏四月(乙)〔己〕巳,齐遣使来聘。



    五月己丑,帝制象经成,集百僚讲说。封魏广平公子元谦为韩国公,以绍魏后。庚戌,行幸醴泉宫。丁巳,柱国、吴国公尉迟纲薨。



    六月,筑原州及泾州东城。



    秋七月辛亥,至自醴泉宫。丁巳,突厥遣使献马。



    八月庚辰,盗杀孔城防主,以其地入齐。



    九月辛卯,遣柱国、齐国公宪率众于宜阳筑崇德等城。



    冬十一月辛亥,柱国、昌宁公长孙俭薨。



    十二月壬午,罢陇州。



    五年春二月己巳,邵惠公颢孙冑自齐来归。改邵国公会为谭国公,封冑为邵国公。



    三月辛卯,进封柱国韦孝宽为郧国公。甲辰,初令宿卫官住关外者,将家累入京,不乐者,解宿卫。



    夏四月甲寅,以柱国宇文盛为大宗伯。行幸醴泉宫。省帅都督官。丙寅,遣大使巡天下。以陈国公纯为陕州总管。



    六月壬辰,封开府梁睿为蒋国公。庚子,降宥罪人,并免逋租悬调等,以皇女生故也。



    七月,盐州献白兔。乙卯,至自醴泉宫。辛巳,以柱国、谯国公俭为益州总管。



    九月己卯,太白、岁星合于亢。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蚀之。丙戌,太白、镇星合于氐。丁酉,太傅、郑国公达奚武薨。



    十一月乙丑,追封章武孝公导为豳国公,以蔡国并于豳。丁卯,柱国、豳国公广薨。



    十二月癸巳,大将军郑恪率师平越巂,置西宁州。



    是冬,齐将斛律明月寇边,于汾北筑城,自华谷至于龙门。



    六年春正月己酉朔,废朝,以露门未成故也。诏柱国、齐国公宪率师御斛律明月。丁卯,以大将军张掖公王杰、谭国公会、鴈门公田弘、魏国公李晖等并为柱国。



    二月己丑夜,有苍云广三尺许经天,自戌加辰。



    三月己酉,齐国公宪自龙门度河,斛律明月退保华谷,宪攻拔其新筑五城。



    夏四月戊寅朔,日有蚀之。己卯,荧惑犯舆鬼。辛卯,信州蛮渠冉祖喜、冉龙骧举兵反,遣大将军赵誾率师讨平之。甲午,以柱国、燕国公于寔为凉州总管,大将军、杞国公亮为秦州总管。庚子,以大将军、荥阳公司马消难为柱国。陈国公纯、鴈门公田弘率师取齐宜阳等九城。以大将军武安公侯莫陈琼、太安公阎庆、神武公窦毅、南阳公叱罗协、平高公侯伏侯龙恩并为柱国。封开府斛斯征为岐国公,右宫伯长孙览为薛国公。



    五月癸卯,遣纳言郑诩使于陈。丙寅,以大将军唐国公李昞、中山公训、杞国公亮、上庸公陆腾、安义公宇文丘、北平公寇绍、许国公宇文善、犍为公高琳、郑国公达奚震、陇东公杨纂、常山公于翼并为柱国。



    六月乙未,以大将军、太原公王柬为柱国。是月,齐将段孝先攻陷汾州。



    秋七月乙丑,以大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