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卷 列传第二十五

    第九十五卷 列传第二十五 (第3/3页)

酋长来朝。帝嘉其功,徙北院林牙,改南院副部署,卒。



    子谋鲁斡,字回琏,初补夷离毕郎君,迁文班太保。大康中,改南京统军使,为右夷离毕。与枢密使耶律阿思论事不合,见忌,出为马群太保。北部来侵,谋鲁斡破之,以功迁同知乌古敌烈统军,仍许便宜行事。



    後以谗毁,降领西北路戍军,复为马群太保,卒。



    耶律大悲奴,字休坚,王子班聂里古之後。



    大康中,历永兴延昌宫使、右皮室详稳。会阻卜叛,奉诏招降之。寿隆二年,拜殿前都点检。乾统初,历上京留守、惕隐,复为都点检,改西南面招讨使。请老,不许。天庆中,留守上京,领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诸司等事。以彰国军节度使致仕,卒。



    大悲奴举止驯雅,好礼仪,为时人所称。



    论曰:辽自神册而降,席富强之势,内修法度,外事征伐,一时将帅震扬威灵,风行电扫,讨西夏,征项,破阻卜,平敌烈。诸部震慑,闻鼙鼓而胆落股弁,斯可谓雄武之国矣。其战胜攻取,必有奇谋秘计神变莫测者,将前史所载,未足以发之邪?抑天之所授,众莫与争而能然邪?



    虽然,兵者凶器,可戢而不可玩;争者末节,可遏而不可召。此黄石公所谓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也。又况乎仁者之无敌哉。辽之君臣智足守此,金人果能乘其敝而蹑其後乎?是以於耶律弘古辈诸将,不能无慨然也。



    ※校勘记



    一∶ 六年拜惕隐「拜惕隐」三字原错於六年之上,据纪太平六年四月改。



    二∶ 十二年 二,原误「三」。按纪重熙十二年八月,「于越耶律洪古薨」。洪古即弘古,据改。



    三∶ 三年迁崇德宫使为惕隐 按纪重熙五年四月,以崇德宫使耶律马六为惕隐。



    四∶ 遥辇鲜质可汗宫人 宫下疑脱分字。



    五∶ 累迁六部秃里太尉 按百官志二:「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有二常衮,有二宰相,又有吐里太尉。」秃里太尉即吐里太尉,六部疑应作奚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