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九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九十九 (第1/3页)
起訖時間 起真宗乾興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卷 名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十九
帝 號 宋真宗
年 號 乾興元年(壬戌,1022) 全 文
七月戊辰朔,降丁謂子太常丞、直集賢院珙為太子中允,落職,監郢州稅;珝、□、懗各追一官,並勒停隨父。知河南府薛顏素與丁謂厚善,庚午,命知應天府趙湘與顏易任。
辛未,馮拯加司徒,曹利用加武寧節度使,王曾加中書侍郎、平章事。呂夷簡為給事中,魯宗道為右諫議大夫,並參知政事。
宗道為人剛正,嫉惡少容,遇事敢言,不為小謹。為諭德時,居近酒肆,嘗微行就飲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約曰:「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以實對。」使者曰:「然則公當得罪。」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問,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對,帝詰之,宗道謝曰:「有故人自鄉里來,臣家貧無杯杓,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嘗以語太后,太后識之,於是并夷簡皆首蒙擢任。 壬申,玉清昭應宮副使、翰林侍讀學士、刑部尚書林特落職歸班,禮部郎中、知制誥、史館修撰祖士衡落職知吉州,降侍御史、知宣州章頻為比部員外郎、監饒州酒稅,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運使、禮部郎中蘇維甫知宣州,權戶部判官、工部郎中黃宗旦知袁州,權鹽鐵判官、工部郎中孫元方知宿州、周嘉正知金州,戶部判官、度支員外郎上官佖知晉州,金部員外郎、權磨勘司李直方知淄州,並坐丁謂黨也。元方、嘉正,未詳。佖,濟陰人。
禮儀院言:「大行山陵禮畢,莊穆皇后郭氏嘗母儀天下,禮當升祔;莊懷皇后潘氏本從藩邸追命,止當饗於后廟。」詔集議尚書省,學士承旨李維等請如禮儀院所定,詔恭依。
癸酉,以翰林學士、左諫議大夫、知制誥晏殊為給事中。上即位【一】,殊已進官,太后謂東宮舊臣恩不稱,特加命焉。
甲戌,召前都官員外郎黃震赴闕。震前為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運使,與李溥共事,嘗發其私。及為溥所訴,免官,中外皆稱其枉。後屢更赦宥,以溥丁謂之黨,不敢自直。謂既貶,大臣為言,乃召之,復官,知饒州。
乙亥,戶部郎中、直史館劉鍇為皇后回謝契丹使,客省副使曹儀副之;工部郎中趙賀為皇帝回謝使,內殿承制、閤門祗候楊承吉副之。楊承吉,未見。
丙子,樞密副使錢惟演為樞密使。惟演舊位王曾上,曾既入相,亦正惟演使名。故事,樞密使必加檢校官,惟演但以兵部尚書充使,有司失之也。太平興國六年九月,石熙載初以文資正官充使,不知帶檢校官否,當考。
戊寅,詔真宗陵名曰永定。始,丁謂請名陵曰鎮陵。及謂貶,馮拯謂三陵皆有「永」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安乃縣名也【二】,宣祖陵止名安陵,又不知翼祖已名定陵,於是復追改翼祖陵為靖陵【三】。議者譏拯不學,當時無正之者。譏拯不學,此據會要。
己卯,降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權判鹽鐵勾院潘汝士知虔州。汝士,謹修子,丁謂女貋也。殿中丞、集賢校理、知開封縣錢致堯落職【四】,監池州酒稅。始,丁謂知江寧,致堯為府從事,及謂入相,擢為館職,知赤縣,倚謂勢納賂。謂敗,并黜之。錢致堯,未見。
輔臣三上表,請皇太后遵遺制,每五日一臨便殿,依先定儀注,許令中書、樞密院奏事,與皇帝共加裁酌,皇太后不許。復上皇帝表,乃從之。
先是,女道士劉德妙者,嘗以巫師出入丁謂家,謂敗逮繫。德妙款伏謂嘗教言【五】:「乃所為不過巫事,不若託老君言禍福,足以動人。」於是即謂家設神像,夜醮于園中,雷允恭數至請禱。及真宗崩,引入禁中。及因穿地得龜慐,令德妙持入內,紿言出其家山洞中。乃復教云:「上即問若,所事何知為老君,第云相公非凡人,當知之。」謂又作二頌,題曰「混元皇帝賜德妙」,語涉妖誕。辛卯,再貶謂崖州司戶參軍,諸子並勒停。□又坐與德妙姦,除名,配隸復州。籍其家,得四方賂遺,不可勝紀。其弟誦、說、諫悉降黜。仍以罪狀布告中外。
始,謂命宋綬草寇準責詞,綬請其故,謂曰:「春秋無將,漢法不道,皆證事也。」綬雖從謂指,然卒改易謂本語,不純用。及謂貶,綬猶當制,即草詞曰:「無將之戒,舊典甚明;不道之辜,常刑罔赦。」朝論快焉。
謂初逐準,京師為之語曰:「欲得天下寧,當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不半歲,謂亦貶,人皆以為報復之速,天道安可誣也。謂竄崖州,道出雷州,準遣人以一蒸羊逆之境上,謂欲見準,準拒絕之。聞家僮謀欲報仇,亟杜門使縱博,毋得出,伺謂行遠,乃罷。
壬辰,詔中外臣僚有曾與丁謂往來者,一切不問。時遣侍御史方謹言籍其家,得士大夫書,多干請關通者,悉焚之,不以聞,世稱其長者。謹言,莆田人也。 以學士院試到諸州賀登位貢奉人曾舉進士者為試大理評事,曾舉諸科者為祕書省正字,餘並為試祕書省校書郎,不就試者並補太廟齋郎。其州縣官與加階,齋郎試銜并出身人各減三選以上,滿者並與家便,三班使臣亦與家便,指使、殿侍與三班差使,牙校加恩。
詔國忌日聽決杖罪,從知泗州楊居簡之請也。
癸巳,御崇政殿,閱諸軍轉員,凡三日而畢。樞密副使一員宿本院三日,進宣而給之。國朝,殿前司捧日、天武,馬軍司龍衛,步軍司神衛,謂之上四軍。軍各左右廂,每廂各有都指揮使一員。廂各三軍,每軍五指揮,一軍又各有指揮使一員,都虞候副之。捧日、天武、龍、神衛又有第四軍,處所退年高者,無都指揮使,止有都虞候。殿前司又有神勇、宣武、驍騎,各上下軍,軍十指揮;又有寧朔、驍勝,各十指揮;虎翼左右,各五軍,軍十指揮:並有都指揮使,都虞候。馬軍司則有雲騎、武騎,各十指揮。步軍司則有虎翼左右,各五軍,軍十指揮,每軍各有都指揮使一員,都虞候副之。每遇大禮後,各以次遷補。凡軍校遷至軍都指揮使,又遷則遙領刺史,又遷為廂都指揮使、遙領團練使。員溢,即從上落軍職,為正團練使、刺史,之本任,或為他州部署、鈐轄。其老疾若過失者為御前忠佐馬步軍都軍頭、副都軍頭,隸軍頭司。甚者,黜為外州馬步軍都指揮使。
甲午,輔臣請皇太后、皇帝五日一御承明殿,凡軍馬機宜及臣下陳乞恩澤,並呈稟取旨;若常事,即依舊進入,候印畫付外;或事從別旨,有未可行者,即於御前納下,再俟處分。從之。 先是,諸州軍長吏往往擅刺配罪人,丙申,下詔禁之,若情涉巨蠹者,須奏待報。
又詔諸路按察官取乾興赦前配隸兵籍者,列所坐罪狀以聞。自是,每下赦書輒及之。後詔乃八月甲寅,今依本志,聯書之。
八月壬寅,以禮部郎中、知制誥張師德為契丹妻蕭氏生辰國信使,西京左藏庫副使趙忠輔副之。契丹妻生辰專遣使始此。趙忠輔,未見。
試校書郎、前知臨海縣、館閣校勘錢仙芝為大理評事。故事,試銜雖覃恩無改官者,以仙芝帖職文館,特遷之。
乙巳,上與皇太后御承明殿垂簾決事,始用王曾議也。宰相率百官拜表稱賀,太后哀慟久之,令內侍宣諭曰:「候上春秋長,即當還政。」馮拯等言:「太后臨朝,蓋先帝顧命之託也。」拯繼丁謂為首相【六】,頗欲躡謂故跡,王曾獨曉以禍福,且逆折之,拯不敢肆。自是,事一決於兩宮。初,謂定太后稱「予」。謂敗,中書與禮儀院參議,每下制令稱「予」,而便殿處分事稱「吾」。太后詔止稱「吾」。王曾折馮拯,此據富弼所作曾行狀。
辛亥,詔蘇州仍歲水災,令長吏賑□之。
乙卯,復祕書丞陳詁為祕閣校理。詁嘗用王欽若辟,簽書河南府判官事,坐欽若擅離任,落職監襄州酒稅。至是,援赦復職,差遣如故。詁,晉江人也。
涇原路總管司言西蕃宗哥與趙德明相攻掠,請益兵為備,從之。
辛酉,環州言:「洪德寨白馬鼻族巡檢、順州刺史慶香領蕃部者龍等十八人紿稱西賊寇邊,供奉官、閤門祗候胡寧戰死於歸德州,其本族三百餘戶相繼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