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八十九
卷四百八十九 (第3/3页)
奉大夫、直龍圖閣崔公度管勾崇禧觀,從其請也。尋致仕,遂卒。(公度卒在八月十日。舊傳云:公度起布衣,卒無所施設,元祐中不免附會。新傳削去。) 朝奉郎、直龍圖閣、權知陝州游師雄卒。
戊午,詔知通遠軍康謂,詣平西寨界至青石硤以來打量堪耕種地土,都計若干頃畝,可以招置得弓箭手若干人數,置籍拘管,一面措置召募弓箭手住佃,仍具以措置次第以聞。(六月二十二日當考。)
庚申,侍御史陳次升言:「風聞鍾傳行下陝西、涇原等路,令將軍糧米舂成白米,并一色小豆支與諸軍,卻減下斗數。按傳妄作,不遵條例。」尚書省勘會,曾降指揮,下陝西轉運司,舂變淨米,即不令減數支遣,若留充出界齎糧,最為輕便。詔陝西轉運司:將見舂變到米,過軍行出界,即相度量行折數支給。
詔□執中、韓粹彥、鮑朝賓、王繹、張逢、何執中、謝文瓘、石嗣慶、曾孝蘊,可並令閤門引見上殿。(御集七月九日。當考此九人召對因由,□執中八月四日以朝散郎詳定敕令所看詳利害文字除提舉河北西路常平;又韓粹彥七月二十七日以衛尉寺丞除京東東路提舉常平,八月二十四日以承議郎為司勳員外郎;又鮑朝賓八月四日以通直郎新權知永州除兩浙提舉,二十八日改淮南東路;又王繹、張逢、何執中十二月五日以太學博士為諸王府記室參軍;又石嗣慶八月二十一日以朝散郎除京東西路提舉。九月乙卯,布錄云京卞引【一一】家彬、石嗣慶;曾孝蘊八月二十八日以發運司準備差遣除兩浙提舉。) 辛酉,上批:「沿汴兩岸房廊,除隄面依條留一丈五尺外,應地步並交割與京城所。其屋宇地基,依祖修蓋;仍令都大并合干地分使臣、鋪頭、兵員等同共照管,兼隸本管所割。」(御集十四日。)
癸亥,太中大夫、寶文閣待制、知杭州韓宗道卒。
甲子,內中遺火,(此據御集。)殿中侍御史陳次升言:「臣伏聞今月十三日夜,禁中遺火者,竊以災異之來,必有所因。自古聖帝明王,德雖甚盛,世雖甚治,必恐懼修省,肅祗天戒。故祖宗以來,聖德可謂盛矣,治具可謂修矣,每遇變異,常恐其不逮,內則小心以求諸己,外則下詔以求直言。伏望聖慈,追而行之,上答天變,下達民情。儻愚者之言,或有一得,庶幾聖政有補萬分,不勝幸甚。」 中書舍人蹇序辰言:「吏房送到蔡肇除太常博士詞頭。按肇本從王安石學,及元祐間髃姦用事,凡安石所論著建立,悉遭詆毀,肇於此時不能守節顧義,遂附會軾、轍,忘其舊學。軾、轍喜其背師附己,遂擢置黃本書局,由是為清議所棄。紹聖初,與舒煥、李格非等俱補外任,已而獨用肇為正字,復因言者論列寢罷,則今日除授,其班品乃在正字之上,不當前後自為異同。況太常禮樂之司,博士與聞議論,由此可以循致顯塗,當操行純一、守正不撓之人以稱所任。」肇與除寺丞。
禮部言:今後遇僧職有闕,所出試題,以大議七道、墨義三道考校,通取文理優長。從之。
乙丑,詔降授左衛將軍、駙馬都尉韓嘉彥朝參畢歸主第。從嘉彥之請也。
戊辰,權吏部尚書邢恕兼侍讀,權刑部侍郎李琮為寶文閣待制、知杭州,試大理卿周之道權刑部侍郎,祕書少監安惇權吏部侍郎,著作佐郎、國史院編修官周穜充崇政殿說書。
殿中侍御史陳次升言:「穜貪污卑猥,跡狀甚明,姦佞傾險,清議不與。自去年屢有進擢,不協公議,臣嘗論奏,陛下付之有司考實,悉如臣言,特與放罪。且臣嘗為刑部郎官,伏見刑部斷例,有受寄財物輒費用者,所犯杖罪,遇恩特旨衝替。穜擅用張綬供給等錢,計會弟秩出文帖,以寄還為名,支付梢工,卻令手分收取文帖,三年並不報知,致綬論訟事發,方始寄回澧州。所為如此,無異於盜,原情量重,豈止與受寄財物輒費用者為比乎?設使就輕,姑以受寄財物輒費用論,猶有徒罪,比之前例,衝替有餘,朝廷特與放罷。臣去年累章彈奏,慮煩天聽,不敢再三。況今日進講經筵,在帝左右,宜得正人端士,則陛下日聞正言、見正行,而貪婪傾佞之人,豈可以充是選?伏乞斷自聖衷,追寢成命,以允公議【一二】。」不聽。次升又再言之,穜卒罷說書。 鄜延路經略使呂惠卿言:「近據諸處探報,西賊點集人馬,欲侵犯本路白波流等處。合依前降朝旨,出路牽制及乘間進築。今踏逐到開光堡,正當西賊來路,下臨無定河,至綏德城、克戎寨相約三十餘里,東可以照應天山等處,西可以控扼原平、權把嶺一帶賊馬。并對境地名杏子河東山有寨地可修一城,三面各有大溝,四面有大河,下面石龏係寨門、順寧兩寨之中,西與威戎城接連有地名羅渠谷嶺,上可以創修一守禦大寨。見委官相度,請從本司一面擇利修築。」從之。(九月壬申可考。) 御批:入內押班馮世寧、藍從熙,今月十三日夜,內中救護遺火有勞,及統部親從官等,出入禁中別無簄虞,可特各與使額上轉一官。馮世寧除宣政使,藍從熙除宣慶使。(御集七月十七日事。)世寧、從熙辭免,降詔獎諭,仍各賜銀絹五百兩疋。(御集七月二十一日,今并書。)
又批:內中使臣,各依此推恩,內該轉資者並不隔磨勘。劉友端、蘇珪、黃經臣、李緓、楊日言、王通、賈祥、梁昶、尹球、任□□言、黃汝賢、梁道淵、楊迪、王逵、何景、王存、劉永達、康弼、□庠各轉一資,內劉友端更與減三年磨勘,黃經臣、王逵、何景各更與減二年磨勘。李翊與減三年磨勘;朱祐之、梁昭慶、江有度、李石、劉逵特與各減五年磨勘;張奭、徐彥、李敏各減七年磨勘,依條比折年月;高震、黃洙、黃式與減五年磨勘,依條比折年月;祗候殿頭楊景、祗候內品譚稹與各減二年磨勘;徐彥與減五年磨勘。餘依已得指揮。(御集七月二十一日下。) 己巳,詔罷作北郊,埙先罷合祭於圜丘乃行。先是,有旨遣近習督修北郊帷宮,限八月以前畢。三省遂下戶部作北郊準備,遣官諸路徱刷錢帛及制造祭服并儀衛法物甚急。忽降此詔,許將謂曾布曰:「此蓋失於先稟也。」(十二月末蔡蹈云云。) 庚午,太史奏:火入輿鬼,主賊在君側,宜備之。上遣中人召太史詰之,對曰:「讒慝之人,皆賊也,惟親近正人修德乃所以備之。」(此據曾布日錄。天文志:七月丁卯,熒惑犯鬼宿西北星,主執法者憂;庚午,入輿鬼;丙午,犯積尸氣,主將臣憂。與布錄不同,當考。)
光祿卿程嗣恭為直祕閣、知揚州。
壬申,權兵部侍郎黃裳為試兵部侍郎,鴻臚卿呂溫卿為直祕閣、權發遣江淮等路發運使。 秦鳳路提刑陳敦夫言:「捕賊盜給賞,官司故為留難,乞重其責。大理寺立到告捕獲強盜應給賞、轉資,而官司無故留難者,杖一百。」從之。
詔:「大程官承發內降并入進及已得旨關錄三省文書,轉私封發及以示人者,徒一年、五百里編管;贓重者以不枉法論許人告捕,賞錢三十貫。」(新錄無。)先是,樞密院奏事,上曰:「中書錄黃文字,大程官輒以示人,有關防否?」曾布及林希對曰:「此輩多以轉官及除授、差遣報人求貨賂爾。二府文字往還,亦多實封,但恐不免私啟封以示人,當更勘會,如未有刑名約束,當立法。」上曰:「當嚴為約束。」布、希退,以諭三省,遂立此法。 乙亥,幸上清儲祥宮。
丁丑,御批:內中遺火,勾當內東門司官等有失提舉,可依此施行:勾當內東門司劉有益降一官,更罰銅三十斤;會通門上名使臣馮瑀、史世康、容彭年各罰銅三十斤。(御集七月二十六日。)
戊寅,詔孫路奏乞築灰家觜寨,其令路先檢視,委有良田千頃、地利經久可足戍守之費,不煩朝廷饋餉,即依所奏施行。(六月十六日戊戌,環慶始具奏。)
又詔鍾傳相度卓羅、該珠一帶攻守之計。(布錄六月二十二日甲辰、九月二十二日壬申可考。)
皇城使、成州團練使王殊為東上閤門使,尋罷勾當皇城司,差兼提舉中太一宮、集禧觀事。(太一、集禧在八月八日,今并此,或並削去。)衛尉寺丞韓粹彥,提舉京東東路常平,尋改司勳員外郎。(勳外在八月二十四日。)
注 釋
【一】青自為賈珠子閣本「賈」作「買」。
【二】更收買二千宋會要兵二二之一三「二千」作「三千」,又「千」下有「匹」字。
【三】韋州原作「葦州」,按西夏書事卷三○、本書卷三一七、三二○、三五一、四九○及宋史卷三四八鍾傳傳俱作「韋州」;一統志卷二○四寧夏府韋州鎮云:「在靈州東南二百二十里,即故韋州。」作韋州是,現據改。 【四】鄭文寶自長安致林木飛鳥以往「致」原作「至」,據閣本改。
【五】開府儀同三司「府」原作「封」,據閣本、活字本改。 【六】則已稍緩閣本「已」作「似」。
【七】孫男永壽陷夏國宋會要蕃夷六之三一「壽」下有「等」字。 【八】永福永保二人「二」原作「三」,據上引宋會要及本句所言之實際數字改。
【九】甲申雜見宋史卷二○六藝文志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四○均作「甲申雜記」。下同。
【一○】京何可數舉言事官「舉」原作「與」,據閣本改。
【一一】京卞「卞」原作「下」,據閣本、活字本改。
【一二】以允公議「允」原作「充」,據閣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