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九十二
卷四百九十二 (第3/3页)
在廷之臣多以為不可,故當時指為異論之人。今陛下修復熙寧法度,竄斥元祐有罪之人,士大夫孰敢以為不可?但與章惇、蔡卞議論不同之人,便指為異論,尤為無謂。若使立朝者,人人不敢與惇、卞不同,此豈得穩便?陛下欲聞外事,何可得邪?」上諦聽,色甚悅。
尚書省奏:「皇城司歲用冰數,近年有失收采,遂至闕用。欲令金明池監官,自立冬後,日具冰面次第,遇合采斫時,皇城司、光祿、司農寺輪官監轄采斫,仍令禮、工部輪郎官檢察。」御批:「勘會金明池斫采藏冰,自是皇城司事。已經結凍後,每日差人采取冰樣厚薄尺寸,候可以容得人力,即時并差親從官等前去采斫。今來指揮更不須行下,止可今後如有收采天時,即許工部檢察聞奏,並依皇城司見行條令施行。」(御集四年十月十四日事。)
乙未,丙申,朝獻景靈宮。
戊戌,彰信軍節度使【八】、開府儀同三司、濟陰郡王宗景卒。贈太師,追封循王,謚思【九】。
己亥,江淮荊浙等路發運副使張商英加直龍圖閣。(商英家傳云:「自江淮入覲,除直龍圖閣。哲宗顧公卿曰:『先帝舊臣也,何可久于外邪?』公欲再對,而當國者畏其留,乃以入冬節假令閤門批放謝辭,發公還任。」按商英乃章惇客,其不得留,必有故。又曾錄十一月五日乙卯,布與章惇、蔡卞議除商英貳卿,上不從。亦不審何故。十一月二十六日,仍以少常召。)
庚子,戶部言:「受納糧綱應攤曝者,自三月至八月終,溫潤,限兩日;濕,加一日。九月至二月終,溫潤,更展一日,限兩日。若未乾,委官驗實,量展日限,各不得過兩日。」從之。(新削。)
辛丑,詔通直郎陳安上換禮賓副使兼閤門通事舍人。從知樞密院曾布薦也。開封府推官石諤、成都府路轉運判官孫諤,並為刑部員外郎。金部員外郎郭時亮權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事。
壬寅,御批權吏部尚書兼侍讀邢恕為御史中丞。章惇實啟上也。恕嘗謂惇有定策功,而惇每疑元祐人復用,謀誅絕之,知恕肯任此事,故不以序遷改。蔡卞乞用安惇,上不許。時惇與卞已不咸,恕即上疏論朋黨,曰:「臣聞書之洪範曰:『惟辟作福。』史記范睢有言:『擅國家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一○】。』其言雖不同,其旨一也。蓋古今人主,常患髃臣分朋黨,則惟欲人之親己而為我用也。如此,則雖君子也,中立不倚,不我親者必簄斥。雖小人也,出死力為己用者,必薦進。由此公家之務日廢不講,政事因循,利者不興,而害者不去,君子小人雜進,而賢不肖混淆,天下不漸入于衰亂者,未之有也。此朋黨所以能敗人之國,而世主常疾之也。雖然,世主常嫉朋黨矣,而朝廷之上,常不免有朋黨者,無術以破之故也。凡朋黨所以成者,以其所愛,雖不肖得以私進之;所惡,雖賢得以私退之。由此能鼓動人情,使之歸己,此朋黨之所以成也。伏惟明主深察洪範、范睢之言,使威福予奪足為臣下之利害者,皆自己出,則人人砥節向公,惟事君而已,豈復肯附執政大臣為朋黨哉?執政大臣雖欲植朋黨,豈可得哉?朋黨破散,人心專一,無他營為,悉意公家,則政事修舉,利日興,害日去,而天下治安,子孫長久,此不誣矣。」(恕行狀云:「此疏特為章惇、林希發。」按恕實惇所引用,初作中丞,未敢攻惇也。希與曾布同在密院,希何能擅作威福,行狀飾說耳。)30恕先與曾布同修軍馬敕,嘗以事至西府,布謂恕曰:「已除中司,中外責望甚重【一一】。」恕但戒布以和,布曰:「輔弼固當和,公職事,要須為朝廷分別是非邪正。」因言章惇、蔡卞頗暌,恕曰:「亦知之,然不若且靜。」布曰:「如布不靜何?」林希曰:「但推明正論,以消邪黨,最為得爾。」恕唯而已。布初與希對,上問:「曾見恕否?」布曰:「雖同修敕,然臣無緣至局,恕或來爾。」兼問已除中丞,上曰:「然,恕持論頗平,莫也得。」布曰:「恕為學知義理,但陛下常以義理訓敕之,必不敢違。」上曰:「當更戒之。」(邵氏辨誣云:「章惇、蔡卞同肆羅織元祐諸人,乞發司馬光塚,既不從,卞、惇意未快,遂自青州召邢恕為刑部侍郎,又遷吏部尚書。恕意惇、卞誣造元祐諸人事不已,卞遷恕為御史中丞,用其言,欲誅殺劉摯、梁燾、王巖叟等十餘人。恕又造宣訓之語,恕又誘高遵裕之子士京論其父功,恕又教蔡確之子渭以文及甫說「粉昆」事書投進,惇、卞遂起同文館獄,用蔡京、安惇推治。」曾布云:「上批付中書,除恕為中丞,蓋先諭西府,又諭三省。或者以為不可,請用安惇。且云『上已許之』,然上意在恕,不可改也。」不知布所云欲用安惇者是誰?蓋指蔡卞也。又云:「卞聞恕除,極不樂。」安、布所記,與邵伯溫殊不同,或出私意,當考。蓋此時惇與卞已暌,而恕乃惇所厚也。)
癸卯,御史臺言:乞今後有外任官到闕朝見訖,並令赴朔望朝參。從之。
詔安陽、淇水第一監并提點司及左右廂、洛陽、原武監并提點一司並廢罷,惟存東平、沙苑兩監。曾布自□其事曰:「馬牧興廢多矣,元祐中復置監牧,兩廂所養,止二萬三千匹【一二】,而不堪者過半。布既以租錢置蕃落十指揮于陝西【一三】,養馬三千五百,又人戶願養馬者,亦數千,而所存兩監,各可養馬萬匹。然則馬數多于舊,而所省監牧官吏縻費非一,近世良法,未之能及也。三省皆稱善。」
丙午,朝散郎盧約為開封府推官,從知府路昌衡薦也。(十一月一日,蔡蹈云云。)
戊申,權吏部侍郎安惇為右諫議大夫、起居郎,充崇政殿說書。沈銖為中書舍人兼侍講,皆中批也。曾布等對,上以銖除命諭之,且曰:「銖講說極佳,近講南山有臺極條暢有理。」上欣然,頗自以為得人,蓋兩日前,上欲進銖,而三省不奉詔,故批出。(十一月三日,徐鐸云云。)
己酉,三省言:「太中大夫、知成都府鄭雍,先緣棄地及附會姦惡,謗毀先朝,落資政殿學士,今雖未及期,該非次赦恩合□。」詔鄭雍依呂大防等指揮,永不得引用期數及赦恩□復。(舊錄,三省言:「太中大夫、知成都府鄭雍,先緣棄地及附會姦惡,謗毀先朝。」新錄辨曰:「以實錄竊跡當時之事,大抵元祐之人為紹聖用事之臣所不喜者,皆誣以誹謗朋黨之罪,顧可信乎?」遂刪去。今復存舊錄,以見當時政事,明知其誣謗,不害也。)
權刑部侍郎范鏜權吏部侍郎,太常少卿趙挺之權禮部侍郎。
注 釋 【一】創撥軍大將員闕三百處「三百」原作「二百」,宋史卷一六三職官志都官郎中項下載:「元祐八年,以綱運差使關歸吏部,省副尉(舊為軍大將)員三百,紹聖間復其額,……歸都官。」閣本正作「三百」,今據改。 【二】即依□應條制「□應」,疑為「□廳」。 【三】樞密院原作「樞密使」,按上文為「三省」,此當作「樞密院」,據閣本改。
【四】乞今後官員分轄衣賜在京請領者「轄」,閣本作「割」。
【五】今從出外到京「出外」,閣本互倒,宋史卷一六四職官志大宗正司項下載:「紹聖四年,詔宗室若婦女自外還京,并報宗正。」據此而知閣本義優。
【六】寶文閣待制「待制」原脫,據宋史卷三四○呂大忠傳補。
【七】惇又嘗因蔡肇事語布曰「事」原作「時」,據閣本及文義改。
【八】彰信軍節度使「彰信軍」,閣本作「彰德軍」。
【九】謚思「思」原作「恩」,據閣本、宋史卷二四五宗室傳附宗景傳改。
【一○】能利害之謂王「能」下原衍「專」字,據閣本、史記卷七九范睢傳刪。 【一一】中外責望甚重「中」下原衍「員」字,文義不通,據閣本刪。 【一二】止二萬三千匹宋史卷一九八兵志馬政作「萬三千匹」。 【一三】布既以租錢置蕃落十指揮於陝西「布」,同上書作「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