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三十八 (第1/3页)

    ○襄州洞山第二代(守)初禅师语录师上堂云:“楚山北面。汉水南江。击法鼓而会禅徒。举宗风而明祖道。若以扬眉瞬目竖拳竖指謦口咳嗽。是厨中拭钵帛。‘道什么,会也无’,也是衲僧破草鞋。‘者瞎汉,者漆桶’,是个弄精魂鬼。‘总与么,总不与么’,是东司头厕筹子。以此称提従上来事。尽是邪魔所作。谤大乘灭胡种。与你天地悬殊。且道衲僧据什么道理。出来对众道看。折脚镗子各出一只手。贵得宗乘不断。亦表丛林有人。有么?若无。洞山不惜眉毛。打葛藤去也。葛藤之事只在目前。万象森罗乾坤大地。百千诸佛日月星辰。地狱三途。起心动念。每日经历。皆是诸德自已。何不向这里体当寻觅看。蓦然觑得倜傥分明。不虚行脚也。自得个安乐田地。洞山此语且作死马医。若据明眼衲僧。将草鞋蓦口{祝土}。还怪得他也无。怪即不怪。你道凭个什么?捉得将来。脚跟下推寻。毫末参差。折你脚。莫粗心好。”便下座。



    上堂:“良久。有僧问:“列祖升堂人天坚请。不昧宗乘乞师指示。”师云:“头鬅鬙耳卓朔。”僧云:“一句流通人天耸耳。”师云:“墨蝠衫日里晒。”进云:“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云:“重言不当吃。”问:“赤水求珠犹是人间之宝。和云唱出犹非格外之谈。未审今日将何示人?”师云:“夜闻祭鬼鼓。朝听上滩歌。”问:“言超象表青霄外。出语幽玄事若何?”师云:“岸上行人声有韵。船中渔父和不齐。”云:“幽玄事若何?”师云:“钩长线短。”问:“従上来事。未有人当头道得。请师当头道。”师云:“八十翁翁不拄杖。”问:“闻师引出潭中意。直透青霄事若何?”师云:“甲已之年丙作首。”云:“今日事若何?”师云:“大好雪晴。”



    问:“如何是佛。师云:“麻三斤。”问:“海竭人亡时如何?”师云:“大难得。”云:“便与么去时如何?”师云:“云在青天水在瓶。”



    问:“道本无言如何理论?”师云:“十里鼓。”  问:“如何是古佛心?”师云:“巢知风穴知雨。”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木栗木拄杖。”云:“见后如何?”师云:“窦八布衫。”



    问:“佛法两字即不问,如何是従上来事?”师云:“眼里瞳人吹木笛。”



    问:“百尺竿头须进步。如何是进底步?”师云:“炎里放木鹅。”  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云:“寒山不语拾得笑。”



    问:“才生便死时如何?”师云:“锺馗解舞十八拍。”



    问:“如何是正法眼?”师云:“纸菜无油。”



    问:“智不落千差。请师通不犯。”师云:“蒸饼息饧。”



    问:“心未生时。法在什么处?”师云:“池中荷叶动。决定有鱼行。”



    问:“不当之言请师不发。”师云:“水流雾下。”云:“诚如是言。”师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云:“与么则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师云:“不当之言不发。”



    问:“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理既如此。事又作么生?”师云:“释迦老子诚实之言。”



    问:“如何是禅不禅?”师云:“猢狲摘仙果。”



    问:“诸上善人皆说不二法门。居士默然意旨如何?”师云:“无目不画眉。”



    问:“如何是学人入理之门?”师云:“阳乌啼时西岭上。”



    问:“如何是学人本源?”师云:“山高云峻。”



    问:“心非意想道绝功勋。如何是心?”师云:“燕子不入楚。”云:“如何是道?”师云:“还我话头来。”



    问:“幻与非幻。未是学人极则处。如何是入理之谈?”师云:“八十翁翁牙不动。”  问:“见境不动时如何?”师云:“眉长三尺二。”云:“如何是见境不动底事?”师云:“鼻孔占却三亩地。”



    师乃云:“明机自昧息虑迷源。万法同尘语默难显。不是情中法。莫生种种心。离此章句别有商量。且道离却作么生商量。还有委悉者么?明明地拣破。明明地显示。明明地举唱。明明地歌咏。更无囊藏被葢。纯说乾爆爆地禅。若是灵利禅僧。才闻举着。便合眼卓朔地。知个落处。岂不是自家具眼。其柰罕遇奇人。葢缘洞山这里。言无味食无味法无味。无味之句塞断人口。兄弟到这里难为凑泊。若向这里觑得分明。天下尊宿。到与不到。彻与不彻。总被你验破。何故。葢智有邪正。道有虚伪。多只与么心机意识。认得门前屋后底。学得路布葛藤。一堆一担蕴在胸襟。道我会禅会道。还梦见禅道也未。唤作打底。不遇作家。到老只成愲懂。待到明朝后日。蓦衷地踏着正脉。省前所行履处。方始羞见本命元辰。”下座。



    上堂。时有僧问:“师登文殊座。请师唱道情。”师云:“天晴开水路。无事设曹司。”僧云:“谢师指示。”师云:“卖鞋老婆着只履。”



    问:“隘路不通风。如何通得信?”师云:“翻着蝠衫戴席帽。”



    问:“如何是道?”师云:“啄。”云:“如何是道中人?”师云:“失啄。”



    问:“平常心是道。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路不拾遗。”



    问:“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师云:“従上孔丘甲乙已。”云:“此意如何?”师云:“不会即问人。”



    问:“如何是和尚扑不破底句?”师云:“亲。”



    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云:“天降蒲薄纸。方圆一尺余。”



    问:“大通彻底人。作何语话。即得不伤物义?”师云:“道士登醮坛。”



    问:“澄而不清混而不浊时如何?”师云:“额裂幞头。”



    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师竖两指。云:“如何得归一去?”师云:“学语之流。”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云:“乌龟不入水。陆地弄尘行。”



    问:“如何是洞山圆镜?”师云:“人将语试。水将杖试。”



    问:“不向心头安了义。如何达得祖师言?”师云:“六脚蜘蛛上板床。”



    问:“动转无私如何施设?”师云:“拶。”



    问:“根本智中如何趣向?”师云:“把火照鱼行。”



    问:“如何是正法眼?”师云:“郭郎鼻孔。”云:“还鉴照也无?”师云:“纤毫总见。”



    问:“言不投机。请师提撕。”师云:“六七对夜月。”  问:“言无朕迹。如何理论?”师云:“钟馗不读书。”



    问:“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识即不问,如何是心?”师云:“泥里虾蟆云里走。旱地蛇师水底行。”



    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云:“两个布针三个眼。”  问:“如何是出家?”师云:“剃头不持钵。”



    师乃云:“举唱宗乘阐扬大教。须得法眼精明。方能鉴辩缁素。切缘真要一源水乳同器。到此难分。洞山寻常。以心中眼。观身外相。观之又观。乃辩真伪。若不如是。何名善知识者。夫善知识者。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方名善知识。即今天下那个是真善知识。诸德参得几个善知识来也。不是等闲。直须参教彻。觑教透。千圣莫能证明。方显大丈夫儿。不见释迦老子。明星出时豁然大悟。与大地众生同时成佛。无前后际。岂不畅哉。虽然如是。若遇明眼衲僧。也好擗脊棒。”便下座。



    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向上一路请师便道。”师云:“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问:“如何是道?”师云:“竹竿头上礼西方。”



    问:“如何是洞山水?”师云:“云里雹子。”云:“饮者如何?”师云:“大小。”  问:“朕兆未生。以何为证?”师云:“乌龟背上纹。”  问:“金鳞不点额时如何?”师云:“左眼半斤右眼八两。”  问:“如何是免生死底人?”师云:“措大席帽。”  问:“绝功勋处。如何趣向?”师云:“蚁子不食铁。”



    问:“如何是摩尼珠?”师云:“手携针筒腰悬药袋。”



    问:“如何是大通彻人?”师云:“汉高大王。”



    问:“文殊普贤来参师时何如?”师云:“趁向水牯牛栏里着。”云:“与么则和尚入地狱如箭射。”师云:“全凭子力。”



    问:“乾坤休驻意。宇宙不留心时如何?”师云:“岘山亭起雾。滩峻不留船。”



    问:“佛法无形。従何建立?”师云:“神前木虎子。”



    问:“诸方尽落嗔模。请师出窍道?”师云:“十八女儿不系裙。”云:“与么则平地起骨堆。”师云:“自领出去。”



    问:“奔流渡刃疾焰过风时如何?”师云:“平常心是道。”  上堂云:“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还得么?你衲僧分上事。到者里须具择法眼始得。只如洞山与么道。也有一场过。且道过在什么处?”  僧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云:“土星犯牛宿。”



    问:“亡言事不到。开口理相乖。未审如何即是?”师云:“释迦老子头白。”



    问:“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师云:“云裹楚山头。决定多风雨。”



    问:“承教有言。如人含一口水自不能言。万法不出于心。各各皆住本位。当与么时请师接?”师云:“六只骰子不成双。”云:“毕竟如何?”师云:“插标嫌水浅。”



    问:“石门迁化向什么处去?”师云:“麝香不合药。”



    问:“学人未达本源时如何?”师云:“脚底毛生。”



    问:“远远投师时如何?”师云:“争怪得老僧。”云:“终不敢造次。”师云:“恰似不斋来。”



    问:“如何是头头物物尽底句?”师云:“三岁孩儿入戏场。”



    问:“路逢达磨时如何?”师云:“鼻孔大小。”



    问:“四海无浪月轮孤时如何?”师云:“眼里须眉长二尺。”



    问:“不落心机意识。乞师一句。”师云:“楚山入汉水。”云:“未会请师更道。”师云:“湖南子。”



    问:“不惜时机用。如何话祖宗?”师云:“三个胡桃两块蓐。”



    问:“如何是洞山剑?”师云:“金州客。”云:“用者如何?”师云:“伏惟尚飨。”



    问:“离却心机意识。请师道一句?”师云:“道士着黄瓮里坐。”  问:“如何是不动底心?”师云:“赐紫金鱼袋。”



    问:“生死海中以何为津梁?”师云:“年尽不烧钱。”



    问:“祖师西来唯传一心。诸方为什么各说异端?”师云:“贪观白浪失却手挠。”  问:“龙庭金口问,如何对玉机?”师云:“海底红尘起。石里瑞花生。”



    问:“智隔千重锁。如何擘得开?”师云:“波斯不戴帽。”



    问:“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祖师西来意请师直指?”师云:“小儿不着鞋。”  问:“如何是和尚临机为人一句?”师云:“官差不自由。”云:“么则得一失一也。”师云:“自知较多少。”



    问:“大用现前时如何?”师云:“天不长恶。”  问:“文殊问维摩。以何为入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未审意旨如何?”师云:“六只骰子一时赤。”



    问:“如何是当处常湛然?”师云:“净手装香。”云:“如何是觅即知君不可见。”师云:“触手拈经。”



    问:“如何是竺土大仙心?”师云:“草鞋不入市。”



    问:“铁石之心如何去得?”师云:“张良下殿走。”



    问:“如何是入不二法门?”师云:“眉长三尺二。”  上堂云:“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诸禅德。作么生是活句?到者里实难得人。若也不动一尘。不拨一境见事便道答话。长老下脚不得。东西南北莫知多少。要得去离泥水。活人眼目。举唱宗风激扬大事。不道全无。其柰还少即缘。未达其源。落在第八魔境界中。识得个不名不物。无是无非。头头物物无不具足。道我得安乐田地。更不求余。凡有扣击问难。即敲床竖拂。更不惜便施说。便行便用。向恶水坑里头出头。没弄个无尾猢狲。到腊月三十日。鼓也打破猢狲又走。却了手忙脚乱一无所成。悔将何及。你若是个衲僧。乍可冻杀饿杀。终不着你鹘臭布衫。”便下座。



    问:“不犯一切请师提纲?”师云:“哑子得梦。”



    问:“如何履践。即得无悛讹?”师云:“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什么人为主?”师云:“陈平不举令。”



    问:“如何是和尚擘不破底句?”师云:“孙膑不入市。”  问:“如何是真出家?”师云:“剃除须发。”云:“只者莫便是也无?”师云:“因什么五戒不持?”



    问:“言无展事意旨如何?”师云:“汉江不渡船。”



    问:“不落是非请师道?”师云:“责。”云:“慈悲何在?”师云:“苦口是良药。”



    问:“如何是禅?”师云:“熊耳山下。”



    问:“如何是无缝塔?”师云:“十字路头石师子。”



    问:“实际本无。凭何建立?”师云:“新丰老人八十八。”  问:“真源无朕兆。如何话祖宗?”师云:“起席不谢坐。”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云:“渤土里雀儿。”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三日风五日雨。”



    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云:“针衷不入。”云:“饮薪何物?”师云:“一任东西。”



    问:“如何是通身一句?”师云:“月似弯弓少雨多风。”



    问:“万缘俱息时如何?”师云:“瓮里石人卖枣团。”



    问:“如何是道?”师云:“头不梳面不洗。”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三山帽子大袖布衫。”云:“见后如何?”师云:“市食斋僧。”  问:“一言道尽时如何?”师云:“吉凶不上卦。”



    问:“月不当户时如何?”师云:“矮子骑马。”



    问:“如何是真空妙用?”师云:“契书铁券权为用。妙句无私也是闲。”



    问:“绝点无晨时如何?”师云:“尖斗量不尽。”



    问:“如何是学人佛性?”师云:“来日二十七。”  问:“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师云:“骆驼渡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