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卷四十七 (第2/3页)

处不得住。无佛之处急走过。三千里外摘杨花。他日归来举似我。



    云门颂有佛处不得住。生铁秤锤被虫蛀。无佛处急走过。撞着嵩山破胺堕。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恁么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摘杨花。摘杨花,络嚤呢哒底?发吒。



    举赵州问僧:“甚处来?”僧云:“雪峰来。”州云:“雪峰近日有何言句。”僧云:“雪峰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汝等诸人向甚处屙。”州云:“上座若去。为我寄个锹子与雪峰。”



    东林颂大地是眼何处屙。天下不柰雪老何。赵州寄个锹子去。方得此话圆确确。



    云门颂途路波吒数十州。传言送语当风流。不知脚下泥生剌。踏着锥人脚指头。



    举保寿问:“胡钉铰莫便是否。”铰云:“不敢。”寿云:“还钉得虚空么?”铰云:“请打破虚空来。”寿便打云:“他后有多口阿师。与你点破在。”胡钉铰后举似赵州。州云:“你因什么被他打。”铰云:“不知过在什么处?”州云:“只这一缝尚不柰何。更教打破。”胡钉铰便领。州却云:“且钉这一缝。”



    东林颂一缝分明在。当头下手难。饶君钉铰得。终是不圆全。



    云门颂直饶钉得这一缝。点检将来非好手。可怜两个老禅翁。却向俗人说家丑。  举有僧与疏山。造寿塔了。来白疏山。山问:“你将多少钱与匠人。”僧云:“一切在和尚。”山云:“为将三文与匠人。为将两文与匠人。为将一文与匠人。若道得。与吾亲造塔。”僧无对。罗山时在大庾岭住庵。其僧到罗山。“问甚处来?”云:“疏山来。”罗山云:“近日有何言句。”僧遂举前话。罗山云:“还有人道得么?”僧云:“未有人道得。”罗山云:“你却回举似疏山道。大岭和尚闻举云:‘若将三钱与匠人。和尚此生决定不得塔;若将两钱与匠人,和尚与匠人共出一只手;若将一钱与匠人,带累匠人眉须堕落。”其僧便回举似疏山。山闻此语。具威仪望大庾岭礼拜叹曰:“将谓无人。大庾岭有古佛。光明射到此间。”却向僧云:“汝去大庾岭道。犹如臈月莲花。”其僧却回举似罗山。山云:“早已龟毛长数丈。”  东林颂袖头打领无添减。腋下剜襟有短长。大庾岭头一尊佛。疏山两度放毫光。  云门颂凿坏十方常住地。三钱使尽露尸骸。罗山古佛虽灵验。未免将身一处埋。



    举罗山在禾山。送同行矩长老出门次。山把拄杖向前一撺。矩无对。山云:“石牛栏古路。一马勿双驹。”后有僧举似疏山。山云:“石牛栏古路。一马生三寅。”



    东林颂不踏门前路。春归又一年。落花红满地。芳草碧连天。



    云门颂出门握手话分携。古路迢迢去莫追。却笑波心遗剑者。区区空记刻舟时。



    举德山一日饭迟。先托钵下堂。雪峰时作饭头。才见便问:“这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德山便归方丈。雪峰举似岩头。头云:“大小德山。不会末后句。”德山闻举令侍者唤岩头来问:“你不肯老僧那。”头密启其意。德山来日上堂:“言语异常。头于僧堂前抚掌大笑云:“且喜得堂头老汉会末后句。他后天下人不柰何。虽然如是。只得三年。”后三年果迁化。



    东林颂钟未鸣鼓未响。依前托钵归方丈。德山不会末后句。岩头密意谁相亮。只得三年也大奇。留与诸门作榜样。



    云门颂一挝涂毒闻皆丧。身在其中总不知。八十翁翁入场屋。真诚不是小儿戏。



    举云门大师示众云:“世界恁么广阔。为什么钟声披七条。”  东林颂七条披向钟声上。遍界难藏比丘相。若以色见音声求。迦叶师兄是虚妄。云门颂钟声披起郁多罗。碧眼胡儿不柰何。一箭双雕随手落。拈来元是栅中鹅。  举德山凡见僧入门便棒。  东林颂棒下真鍮不博金。德山彻底老婆心。后人只看波涛涌。不见龙王宫殿深。  云门颂入门便棒。郎当不少。依而行之。胡麻厮缴。



    举百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一日不去。百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云:不落因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丈云:“汝但问。”老人便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丈云:“汝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



    东林颂百丈野狐。塞雁衔芦。李广神箭。张颠草书。云门颂不落不昧,石头土块。蓦路相逢,银山粉碎。拍手呵呵笑一场,明州有个憨布袋。



    举深明二上座。同行见捕鱼。忽见一鱼跳出网。深云:“俊哉一似个衲僧相似。”明云:“争似当时不入他网。”深云:“你犹欠悟在。”明行三十里方省。



    东林颂网中跳出便飞腾。好个天然俊衲僧。何似当初未入网。悟来方始是知音。  云门颂俊哉一跃透重渊。霹雳追之去不还。却笑龙门烧尾者。依前点额在波澜。  举甘贽行者。诣南泉设粥。南泉白槌云:“为狸奴白牯。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行者便出去。泉粥后问典座。行者在甚处。典座云:“当时便去也。”泉遂打破粥锅。



    东林颂狸奴白牯念摩诃。争似南泉打粥锅。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柰何。



    云门颂南泉打破闲家具。浩浩诸方作话看。今日为君重举过。明明历历不颟顸。  举首山和尚。拈起竹篦子问僧云:“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且道唤作什么?”



    东林颂举起竹篦子。如何便道家。秘魔岩不会。随后便擎叉。



    云门颂背触非遮护。明明直举扬。吹毛虽不动。遍地是刀衬。



    举玄沙问僧:“甚处来?”僧云:“瑞岩来。沙云:“瑞岩有什么言句。”云:“和尚寻常唤主人公。自应喏云:惺惺着。他后莫受人瞒。”沙云:“一等弄精魂。犹较些子。”



    东林颂一主人公死。一主人公活。若解弄精魂。两头皆透脱。



    云门颂瑞岩家风。唤主人公。昨夜南山。虎咬大虫。



    举兴化见同参来。才上法堂。化便喝。僧亦喝。化又喝。僧复喝。化近前拈棒。僧又喝。化云:“你看这瞎汉。犹作主在。”僧拟议。化直打出法堂。侍僧问:“适来僧有何相触忤。化云:“是他适来也有权也有实。也有照也有用。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遭。到这里去不得。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东林颂霹雳惊天地。那容掩耳听。须知兴化老。一半是人情。



    云门颂镆邪在握。天魔胆落。明眼衲僧。休更卜度。



    举兴化谓克宾维那曰:“汝不久为唱导之师。”宾云:“不入这保社。”化云:“会了不入。不会了不入。”宾云:“总不恁么。”化便打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设饡饭一堂。”至来日兴化自白槌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设饡饭一堂。不得吃饭。即时出院。”



    东林颂法战従来许克宾。掣旗夺鼓两分明。直须尽法方无丑。老汉他年要话行。云门颂丹山生鸑鷟。师子产狻猊。棒下摩醢眼。徒夸第一机。  举兴化谓众曰:“我闻长廊下也喝。后架里也喝。诸子汝莫盲喝乱喝。直饶喝得兴化上三十三天。却扑下来。一点气也无。待兴化苏息起来向汝道。未在。何故如此。我未曾向紫罗帐里撒真珠。与你诸人去在。你虚空里胡喝乱喝。作什么?”



    东林颂紫罗帐里撒真珠。禅客相承总掠虚。拍手呵呵开口笑。释迦弥勒是他奴。  云门颂对众全提摩竭令。岂是闲开两片皮。喝下瞎驴成队走。梦中推倒五须弥。



    举兴化上堂云:“今日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兴化为你证据。”时有缸德长老。出众礼拜。起来便喝。化亦喝。德又喝。化又喝。德礼拜归众。化云:“适来若是别人。三十棒一棒也较不得。何故。为他缸德会一喝不作一喝用。”



    东林颂单刀直入更休论。拟议之间宾主分。不是放他缸德过。须知兴化棒头明。



    云门颂暗中携手上高山。及至天明各自行。无限中途未归客。明明开眼堕深坑。



    举三圣云:“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兴化云:“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  东林颂人贫多智短。马瘦见毛长。独宿双峰寺。同焚一炷香。  云门颂阳焰何曾能止渴。画饼几时充得饥。劝君不用栽荆棘。后代儿孙惹着衣。



    举南泉见邓隐峰来。指净碎云:“净碎是境。你不得动着境。与我将水来。”峰将净碎。倾水于南泉面前。泉便休。归宗云:“邓隐峰也是乱泻。”  东林颂南泉不指净碎。隐峰何曾泻水。従教打瓦钻龟。佛法不在这里。



    云门颂眼中无翳休挑刮。镜上无尘不用磨。信脚出门行大路。横担拄杖唱山歌。



    举石头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东林颂四海狼烟静。中原信息通。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



    云门颂好个话端,阿谁解举。举得十分。未敢相许。



    举三圣问雪峰。透网金鳞以何为食。峰云:“待汝出网来。即向汝道。”圣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话头也不识。”峰云:“老僧住持事烦。”



    东林颂锦鳞透网欲吞舟。一向冲波逆水流。却被渔翁闲引钓。随波逐浪共悠悠。  云门颂全死中全活。全活中全死。一个讶郎当。一个福建子。



    举夹山云:“猿抱子归青障后。鸟衔花落碧岩前。”法眼云:“我二十年作境话会。”



    东林颂三十年前此寺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云门颂境话会来虽未是。却问如今作么生?清凉元本鼻头直。夹山依旧两眉横。



    举睦州唤僧。”僧回首。州云:“担板汉。”  东林颂电火光中休草草。剑轮锋上莫忉忉。等闲却放全身入。终不当头犯一毫。  云门颂睦州担板。那容眨眼。阔狭短长。不须增减。



    举僧问睦州。“一气还转得一大藏经也无。”州云:“有甚饆罗ボ子。快下将来。”



    东林颂睦州只受锥头利。这僧不见凿头方。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也寻常。



    云门颂一气转一大藏教。顿渐偏圆权与实。无边妙义炳然彰。元来一字也不识。



    举临济会中。两堂首座齐下喝。”僧问:“还有宾主也无。”济云:“宾主历然。”



    东林颂作家相见终不错。两两同时看啐啄。喝下虽然宾主分。争如普化摇铃铎。



    云门颂以平报不平。王法本无亲。临济虽明眼。也是黄龙精。



    举普化常于街市摇铃云:“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临济令侍者去,才见如是道。便把住云:“总不与么来时如何?”普化托开云:“来日大悲院里有斋。”



    东林颂忄娄忄罗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豹名。捋下幞头归去也。莫骑驴子傍人门。  云门颂先师会里呈真处。临济堂前吃茶时。连此三回露拴索。咄这沿台盘乞儿。



    举明招一日。天寒上堂:“大众才集。招云:“风头稍硬。不是你安身立命处。且归暖室商量。”便归方丈。大众随至立定。招云:“才到暖室便见瞌睡。”以拄杖一时趁下。  东林颂风头稍硬难安立。暖气才通瞌睡来。却笑明招闲费力。无端两处强差排。



    云门颂夜半明星当午现。愚夫犹待晓鸡鸣。可怜自屎不知臭。又欲重新拈似人。



    举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寿便打。圣云:“恁么为人。非但瞎却这僧眼。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在。”寿掷下拄杖归方丈。  东林颂棒头瞎却一城人。三圣撩地保寿瞋。正令只堪提一半。一盲引得众盲行。



    云门颂提起须弥第一槌。电光石火太迟迟。象王行处狐晨绝。师子咆哮百兽危。



    举有一古德。一日不赴堂。侍者来请赴堂斋。德云:“我今日在庄里吃油粢饱。”侍者云:“和尚不曾出入。”德云:“你但去问取庄主。”侍者才出门。忽见庄主归谢和尚到庄吃油粢。  东林颂近在口皮边。远过河沙国。世间多少人。不得油粢吃。  云门颂和尚不赴堂。庄主谢临屈。一字入公门。九牛撤不出。



    举玄沙云:“若论此事。喻似一片田地。四至界分。结契卖与诸人了也。只有中心树子。犹属老僧在。”  东林颂万事由王老师。树子未属你在。广额屠儿成佛。二祖大师偿债。



    云门颂祖父田园都卖了。四边界至不曾留。柰何犹有中心树。恼乱春风卒未休。  举僧问首山。如何是佛。山云:“新妇骑驴阿家牵。”



    东林颂阿家新妇两同条。只尺家乡路不遥。可笑骑驴觅驴者。一生错认马鞍桥。  云门颂新妇骑驴阿家牵。步步相随不着鞭。归到画堂人不识。従今懒更出门前。



    举乌臼见玄绍二上座来。遂问:“二禅伯近离什么处?”僧云:“江西。”臼便打。”僧云:“久向和尚有此机要。”臼云:“你既不会。第二个近前来。”僧拟议。臼亦打云:“同坑无异土。参堂去。”



    东林颂赤身挨白刃。死中还得活。一箭自迷晨。万车皆丧辙。



    云门颂猛焰不容蚊蚋泊。大海那能宿死尸。任是三头并六臂。望风无不竖降旗。  举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乾屎橛。”



    东林颂不用唐言译。休将梵语传。摩醯首罗眼。对面隔西天。



    云门颂云门乾屎橛。全超法报化。无事出山游。百钱杖头豹。  举僧问云门。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门云:“须弥山。”



    东林颂一念不起须弥山。翻着蝠衫退步看。直上拄天下拄地。言前荐得也颟顸。



    云门颂巍巍一座大弥卢。荷负非干气力粗。纵使不随言语会。却来当面受荼糊。



    举僧问大愚芝和尚。如何是佛。芝云:“锯解秤锤。”



    东林颂锯解秤锤浑似铁。大愚老子重饶舌。水流涧下太忙生。云在岭头闲不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