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星聚,黄河清”的瑞祥征兆到底是什么因...

    十二、“五星聚,黄河清”的瑞祥征兆到底是什么因... (第2/3页)

不自圣,一至于此,此所以无人感孚,瑞呈详见,“五星聚,黄河清”者,正为皇上道德纯全,超越千古,本朝治教休明,迈盛三代,大圣人兴起在位应也。况井田疆界,自秦以来,已荡废二千余年,封洫沟渠,皆不可考。而今日承平日久,平原旷土,各成旧业,以理势论之,迹必不可行。且天下人文蔚起,不知有几千几万贤良,才智深于治体,精于治法者,用之不尽,而弥天重犯山鄙无知,禽兽不如,乃谓“舍我其谁”,其不自量,一至如此,狂妄之罪,万死何逃。



    【译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你在所写的逆乱之书《知新录》中有“以大事看来,出现五星聚会、黄河澄清的瑞祥,我在这个时候,如何能够死呢?上天不愿天上太平就算了,上天想开始让天下平定,我遇到这个机会,毕竟也可以算一个人,想在吴楚东南南地找到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等说法。追求古时治理乱世的规律,一定是朝上有昏庸得像夏桀、殷纣的君主,朝下有令百姓遭殃的灾祸,才可以称得上大乱。曾静认为我朝是夷狄之辈,是匪寇之徒,这样做君主的一定昏庸罪恶,国家的纲常法纪一切都废颓松弛,才是形势坏到极点的时候。而今天四海升平,万民乐业,从现在朝廷政事来说,虽然不敢说是最好盛世,而只要有人心有思想的人,断然没有诬蔑当世是乱极当治的时候。况且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不曾有过像曾静这样禽兽不如的人,而凭借五星聚,黄河清”来,除了我还有谁”的话。又d遇到这个机会”,所说的机会是什么?从实招来。



    曾静供:犯了弥天大罪的我许多该杀该剐的话,今天反复自省,也有一个病根。因为从小以来,讲解经书,讲到《孟子》“滕文公问为国”一章,说到那井田制,我内心很高兴,暗地里想,认为现在应该施行。因此多次去问别人,却没有一个人说现在能够行得通。听别人说行不通,心里很不高兴。后来看见吕留良对这一章的评语,竟认为行得通,而且说治理天下一定要用井田制,分封制,恢复了井田封建制度,这样之后才能希望天下治理太平,于是就不知不觉符合了自己的意见。从此就非常相信吕留良的话,而且在内心坚持着这个死法子,因此也轻视起唐、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