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建邦、割据而治真的适合...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建邦、割据而治真的适合... (第1/3页)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封建是圣人治天下之大道,亦即是御戎狄之大法”等语。三代以前,封建之制,原非圣人以为良法美意,万世无弊,而行之也。古者疆域未开,声教未通,各君其国,各子其民。有圣人首出庶物,而群然向化,虽不欲封建,而封建之势已定。是故圣人即因其地而封建之,众建亲贤,以参错其间。此三代以前之制,封建所以公也。后世干戈相寻,礼乐征伐之权下移于诸侯大夫,而乱臣贼子益多,至战国七雄并吞,而生民之祸极矣。其势虽欲封建,而封建之势必不可久。是以秦人乘便因势,混一天下而郡县之。封建之变为郡县者,其势不得不然也。自是以后,遂为定制。岂有去三代二千余年,而可复行封建之理乎?如欲复行封建,则三代以来,帝王苗裔,诸侯遗胄,皆湮失不可复知,而后世之勋臣,孰可以享茅土;后世之懿亲同姓,孰可以保万民。即分疆画界,置为万国,又何从得人而封建之乎?且以塞外蒙古言之,昔者各蒙古自为部落,亦互相战伐,至元太祖之世,而统于一。越有明二百余年,我太祖皇帝神武奋兴,遐迩归诚,而复统于一。我朝幅员广大,中外一家。为千古所莫伦,盖悉惟天时人事积渐使然也。至若封建以御戎狄,则尤为不通之论。曾静僻处东南,距边塞为远,妄意西北、中州各自为守可作藩蔽,为东南诸处假息偷安之计耳。不知前明之时,西北诸边各蒙古皆为劲敌,以天下之全力备御,而所在蹂躏,况以封建诸国,地方仅百余里,兵甲不满万人,遂能支拄门户,遏戎马之南牧乎?西北、中州诸处,既至离析残破,无以自存,则东南之人,虽欲安枕,亦何可得也?此其言至为愚陋无知,迂妄之甚者也。而叛逆之徒,动以封建为说者,盖自知奸恶倾险,不容于乡国,意谓封建行,则此国不可即去之他国,殊不知狂怪逆乱之人,如曾静辈,天地所不容,虽之海外何益?可问曾静,伊言封建之利是此意否?再如,曾静如此叛逆,天下可有容得他的国否?着他一一供来。



    【译文】



    问曾静:皇上旨意问你,你所写作的叛逆书籍《知新录》里说了“封建诸侯国制度是古代圣贤君王治理天下的大道理,也是抵御边远少数民族的大法理”等言语。夏、商、周三代以前,封建诸侯国这种制度,原也不是圣贤君王认为可实行万代没有弊端的优良完美体制。上古的时候,国土疆域没有拓开,风俗教化没有贯通,部落首领各统治自己的国家,各爱抚自己的子民。有德行高尚的圣贤首先从万物中脱颖而出,四方生民群起敬仰归化,虽然不想封土建邦,而封土建邦之大势已成,因此圣贤君王就依据各占的地域封建诸侯邦国,将近亲贵戚参错分封安排到众诸侯国之中。这是夏、商、周三代以前的制度,封建诸侯国是维护国家的公理而设的。到了后世,各诸侯国干戈相拼,纷争不断,礼乐祭祀和征战攻伐的权利下移于诸侯、大夫手中,而乱臣贼子也越来越多。战国之时,七雄相互并吞不让,而黎民百姓遭受的祸害已到了极点。当时的情势虽然想继续实行封建诸侯之制,但封土建邦割据而治的大势,已必然不可长久了。所以,秦国乘此便利,顺其情势,统一天下而实行郡县制度。从封建诸侯国改为设置郡县治理,是大势所趋,是不得不这样实行的。从此以后,郡县制就成为一种固定的体制被历代所实行。如今岂有夏、商、周三代过去二千多年以后,而再恢复实行封建诸侯国制度的道理?如果要恢复封建诸侯邦国,那么夏、商、周三代以来,那些帝王、诸侯的后裔们,都埋没消失于民间已久,难以恢复寻知他们的名份了,而后世历代辅佐创业立国的勋臣名将,谁可以被授茅土封为诸侯?后世历代的皇室宗亲同姓子弟,谁又可以安抚保全千万子民百姓呢?既然是分疆划界,设置千万个邦国,又怎么能寻得人才而实行封建制呢?姑且举塞外蒙古的例子来说,过去各蒙古自成部落,也是互相攻战杀伐,到了元太祖之时统一了天下,后来明朝统治华夏二百余年。我朝太祖皇帝神武奋兴,远近四方归顺诚服,再次一统天下。本朝疆域幅员广大,中原与四方边远民族亲同一家,为千古所不能伦比,这全是顺应天时人和,日久逐渐形成的。至于说行封土建邦之制以抵御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