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困洛阳世民巧用兵 施援手建德徒就擒

    第八回 困洛阳世民巧用兵 施援手建德徒就擒 (第3/3页)

黑影飞至眼前,还未回过神来,已觉被人反绞双手,夹在马背上,又飞一般驰向对面的阵营。等他醒过神来,已被扔在秦王李世民的眼前。自己的青骢马,也已侍立秦王之侧。



    窦建德诸将眼看从对面飞来三员大将,擒走了王琬,一切都在倏忽之间,他们同样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也无一人敢去追击。



    世民见自己随意的一句赞叹,不仅引来了稀世骏马,还生擒了敌人特使,十分高兴,命重赏建德三人。随后,派人从河北岸的河滩上牵回战马,等建德大军快到阵前时,才命令出战。



    窦建德列着长阵,从早晨到正午,士兵又困又饿,纷纷都坐在地上。又争着抢水喝,徘徊着想撤退,队列已经不成队列。



    李世民令宇文士及率三百名骑兵,经过建德阵列西面,飞奔南上。并一再告诫他说:“敌兵如果没有动静,你就率部返回;敌兵如果一动,你就率兵往东杀出。”士及领命,依计而行。到了敌军阵前,敌军果然有所行动。



    世民告诉众将:“可以攻击了!”



    这时,河滩上的战马也已赶到,世民命三军出击。李世民率精锐骑兵,首先出击,大军紧随其后,向东渡过汜水,直接杀向建德军阵。



    然而,此时窦建德君臣刚刚朝会完毕,正在退朝之时。唐军突然之间,就杀了过来,群臣纷纷奔向建德。建德急忙召集骑兵,抵抗唐军。结果骑兵与朝臣堵在一起,你过不来,我过不去。建德急命朝臣退却,给骑兵让路。就在这进退之间,世民大军的前锋已到了跟前。建德狼狈不堪,来不及指挥抗击,被迫退后,依凭东边的山坡为据。



    窦抗率兵追击,被建德打退。李世民又率领骑兵追击,所向披靡。淮阳王李道玄冲锋陥阵,身先士卒,直抄窦建德背后,又从建德军阵对穿而出。再次杀入,又再次杀出。敌军的飞箭集满其身,如同刺猬,李道玄仍勇气不衰。张弓搭箭,敌兵纷纷应弦而倒。世民嘉奖其勇,将自己的备马赐给他,让他跟随自己,一同冲杀。



    于是,敌我双方一场混战,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



    李世民率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虎将,奋力冲杀。将自己的大旗卷藏起来,然后直抄建德军阵背后,突然又张开唐军的旗号。建德将士回头看见秦王的旗帜已经在自己的背后,惊惶失措,纷纷溃逃。世民等一直追杀了三十余里,斩敌三千余名。



    建德在混战中,被槊刺伤,败逃时藏在牛口渚的苇草中。此前,军中曾有童谣流传:“豆入牛口,势不得久。”建德逃到这里,一想到那句童谣,心中十分懊丧。正想着如何躲避,岂料世民的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已经追到这里。建德惊慌之际,掉下马来,白士让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举槊就刺。建德连忙说道:“我是夏王窦建德,不要杀我,若将我献上,你们马上可以大富大贵。”



    二人一听此言,喜从天降。白士让用槊逼着建德,杨武威下马将其捆住,绑在随行的战马上,押回大营,向世民报功。



    世民见二将生擒敌首,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嘉奖二将说:“今日之战,你二人立了头功。”然后,转过身来,审视着窦建德,数落他说:“我率兵前来讨伐王世充,关你什么事!你却要越境抗命,挡我兵锋。今日之战,岂不是自取其咎!”



    窦建德凄凉而又自嘲地说:“今天我不自己前来,怕麻烦您再远远地到河北攻取。”建德将士得知主帅被擒,便树倒猢狲散,纷纷四散溃逃。



    世民将俘虏的五万余夏国兵,当即遣散,让他们返回家乡。



    封德彝听说生擒建德,便来向世民道喜。世民笑着对他说:“当初没采纳足下的建议,才有今天的大胜。所谓智者千虑,也免不了有一失啊!”说完,哈哈大笑。封德彝惭愧得无言以对。



    五月初七,王世充的偃师、巩县守将,举地归降世民。



    王世充派驻白马寺以东旧洛阳城的守将王德归弃城逃走,副将赵季卿将城池献给世民归降。



    五月初八,李世民囚着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等,到洛阳城下,向王世充展示。



    王世充在城头看见自己的救星已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知道大势已去,不禁兔死狐悲,和建德刚说了几句,便说不下去,相对而哭。



    世民见王世充已再无往日的侥幸,便将长孙安世放入城中,让他向王世充详细禀报窦建德败亡的情形。王世充连忙召集众将,商量如何突围。他打算从南门突围,然后南下襄阳,去投靠侄儿王弘烈。诸将早已没有斗志,便一齐说道:“我军所依靠的,就是夏王窦建德。眼下连夏王都成了阶下囚,我等还有什么指望。且不说突围不出去,就是突围出去,最终也成就不了什么。”王世充已经知道军心离散,将无斗志,已经回天乏术,只好被迫投降。



    五月初九,王世充穿着罪服,领着太子、群臣、二千余名随从、眷属,赴世民中军辕门,投降请罪。



    秦王世民以应有的礼节,接受了他的投降。



    王世充只顾伏地叩首,满头大汗。李世民嘲弄他说:“你当初不是常拿我当作天真无知的儿童么?今天见了你眼中的童子,为何恭敬到这个地步?”



    王世充一边伏地叩首,一边颤声说:“罪该万死!”



    世民命将王世充等押到一边,然后部署三军,先入据洛阳城,分守各重要地方及各市场。同时,发出安民告示,严禁三军侵扰抄掠百姓。全军号令严明,没有敢违抗军令者。



    五月初十,李世民入洛阳宫城,清理善后。



    他先命秦王记室房玄龄去中书省、门下省,收缴封存隋朝图籍敕诏。可惜,已全为王世充所毁,毫无所获。又命萧瑀、窦轨等,前去封存府库,收缴王世充所聚敛的金帛财宝。然后,论功劳大小,全部赏赐给参战将士。将王世充余党中罪大恶极者段达、王隆、崔洪丹、薛舆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张童儿、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十余人押赴洛水之旁,斩首示众。



    李世勣年轻时,与单雄信友善,二人曾结为异姓兄弟,誓同生死。当洛阳平定时,李世勣向世民求情,说单雄信骁勇绝伦,与自己有生死之誓,希望舍弃自己的官爵、战功为单雄信赎罪,留他一命。



    李世民对世勣说:“你为何人求情,我都会考虑,独独这单雄信饶他不得。此人危及我身暂且不论,单就其为人而言,他轻于去就,不明大义。纵骁勇善战,也是无智匹夫一个,留他只会留下祸根。你就不要再说了。他死之后,你照顾好他的妻儿,也算是对得起朋友了。”



    世勣再三请求,而未获允准,只好泣涕着退下。



    临刑前的夜晚,李世勣备好洒肉,去牢房为单雄信饯行。



    未等世勣开口,单雄信已知求生无望,便半是赌气、半是伤感地说:“我本来就知道你办不了事。”



    世勣沉痛地说:“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我不惜余生,愿和兄长同赴一死,以践昔日之诺。但此前弟已发誓,以身许国,事难两遂。况且我死之后,谁再去照顾兄长的妻子儿女呢?”



    说完后,一边哭,一边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单雄信下酒吃,并郑重地说:“此生虽不能陪兄长共赴黄泉,就让这肉随兄长一同化为尘土,也算不负当日之誓!”



    单雄信见世勣割股肉为自己佐酒,知道搭救自己他已尽力,便二话不说,将酒肉一并吃下,然后二人抱头痛哭,无言而别。



    朱粲被斩首后,洛阳士民痛恨他生前惨无人性,生吃人肉,纷纷投掷石块瓦砾,击打其尸,结果须臾之间,尸体上累得就如同小山丘。



    李世民又命人将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一干要犯,用囚车押往长安,听候处理。又将洛阳城中无故被王世充抓起来的普通百姓,尽皆释放;被王世充所冤杀的,在洛水边设坛,祭奠其魂。



    经过世民如此赏罚,洛阳百姓心服口服,没有出现大的混乱,人心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当初,秦王府僚属杜如晦的叔父杜淹,在王世充手下为官。杜淹向来与杜如晦兄弟几个不和,曾诬陷如晦的哥哥,使其被杀。等到平定洛阳后,杜淹按罪当死,楚客哭着请兄长如晦救他一命,如晦没答应。



    楚客哭着说:“以前叔叔诬陷,害死了哥哥;如今哥哥眼看着叔叔被杀,而不相救。我杜门之内,就这样相残殆尽,岂不是天下最痛心的事么!”说完,便要拔剑自刎。



    杜如晦听了这番话,赶快抱住弟弟,然后去向秦王世民求情,杜淹才免去死罪。



    秦王世民坐在洛阳阊阖门,接见宾客。苏威请求谒见,并称自己年老,不能下拜。



    世民派人责问他说:“足下为隋朝宰相,国家危亡时不能扶助,致使炀帝被杀,隋室灭亡。见了李密、王世充这样的乱国逆臣,你拜伏于地,舞蹈庆賀。现在既老且病,就不必劳你大驾,前来谒见了。”



    世民不允他拜见。



    后来苏威返回长安,又请求拜见,世民仍然不许。苏威既老且贫,又无官爵,最后死于家中,终年八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