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贤内助疾笃归仙 府病玄龄心忠拜少师

    第八回 贤内助疾笃归仙 府病玄龄心忠拜少师 (第2/3页)

声刚想欠身,太宗已奔到了她的床边。看着昔日貌美端庄,如今却香消玉殒、枯瘦如柴的长孙皇后,太宗心疼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皇后。”长孙无忌安慰长孙皇后,“一定保重身体,振作起来,万岁才会安心朝政。”



    长孙皇后强作笑颜,眨动着眼睛表示心下领会。



    承乾站在一旁一时无话可说,他在急切寻找在父母面前表功的办法。眉头一皱,也就计上心来,他转身向太宗说:“父皇,母后久病不愈,儿臣想奏请父皇免囚或者增设佛寺,广种福田,以求上苍好生之德,保佑母后早日康复。”



    太宗看着眼睛红肿的承乾,不假思索地说:“乾儿所说极是,只要你母后能康复,朕做什么都可以。长孙无忌,你马上为朕草拟诏书,降旨大赦天下,增设佛寺。”



    长孙皇后一听,竟然挣扎着侧起身子,喘息着说道:“万岁不可这样,生死由命,并不是什么事情可阻止的。行善如若果真延寿,则臣妾素不为恶。法外大赦不能轻率举行,佛道之门怎能让国人多入,荒废农桑。为了臣妾一妇人,就要乱朝廷法典。如若这样,还不如让臣妾快快死去。”



    说完,长孙皇后躺倒下去,大口喘息,并咳嗽不已。



    太宗沉痛地看着长孙皇后:“也罢,朕依你便是。”



    长孙无忌见太宗收回了圣谕,便停住脚步站到了一边。



    长孙皇后稍稍缓歇,看着旁边站着的承乾,接着说:“万岁,玄龄做事谨慎,数年来参决机要,从来没有过过失。没有大过,愿万岁切勿抛弃,使君臣之义长存……”



    太宗悔恨地垂下了头:“朕是犯了糊涂,一时冲动,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



    长孙皇后满意地笑笑:“臣妾生前无益于国,更不应因死而拖累天下。臣妾死后,千万不要大兴土木,要从俭而葬,仅用土木把臣妾埋在山上。臣妾走后,万岁要亲君子,敬贤臣,纳忠谏,臣妾在九泉下也会瞑目。承儿年盛,还望万岁……”长孙皇后声音愈来愈小,终于再也无力说下去,急促地喘着气,脸色苍白。



    “母后……”承乾跪倒在地,使劲摇着长孙皇后,失声痛哭。



    长孙无忌拉起太子,也已泣不成声:“太子……皇后再也醒不了啦!”



    立政殿外寒风乍起,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仿佛都在为长孙皇后鸣哀。



    贞观十年(636),一位称得上是唐太宗身边的贤内助、“女智囊”的长孙皇后在立政殿中安详地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年仅36岁。



    长孙皇后的病逝,使朝野上下笼上了一层阴郁。特别是称病在家的房玄龄,内心更是深深的痛惜。遥想长孙氏自当皇后以来,不穿罗绮,自奉甚俭,甚至还动手养蚕,深得百官爱戴。现在却英年早逝,实属大唐的一个损失。



    房玄龄正在沉思,房夫人推门进来:“老爷,万岁来看你了。”太宗一身微服紧跟其后。



    “啊……万岁……”房玄龄不知所措,就要下跪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