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权长史妙计捉飞贼 齐王佑破釜遭灭顶

    第十七回 权长史妙计捉飞贼 齐王佑破釜遭灭顶 (第2/3页)

似的,笑着走近权万纪:“小王无知,受小人怂恿,做了错事,长史教诲,顿时醒悟。昨日捉拿二人,两人还负隅顽抗,被当场打死,故枭首示众。”



    百姓不再欢呼,都呆立不动。可见齐王平日的所作所为。



    权万纪望着一旁的齐王道:“齐王能引咎悔改,臣十分喜悦。臣想入朝奏明万岁齐王知错便改的行为,万岁一定会高兴的。”权万纪的做法,无疑是怕他做了第二个薛大鼎。



    齐王道:“小王愿写一封请罪书,还请权大人一并交给父皇。”



    数日后,权万纪返回了齐州,还带来了太宗的亲笔书信。信中痛斥了齐王一顿,还要求齐王像对待太宗一样地对待权万纪。



    齐王本想太宗会赞扬他,没想到却受了一顿训诫。一定是权万纪告了阴状,齐王这样想。



    权万纪心胸狭窄,猜疑心重,好告阴状,弹劾朝宫。有一次,他密告管内外官考评的考官房玄龄、王珪二人不公平。太宗令人核查,却没有结果。就连魏征也讨厌他,因权万纪不在考堂当面订正,却在背后劾奏,不是诚心为国,建议太宗定他的罪。而太宗却有他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权万纪受到许多大臣的反对,但他有自己的长处,敢于直言,廉洁奉公,理应受到重用。



    掩饰的东西往往给人以做作感。有了心病,齐王也就没有好脸给权万纪看了。



    多疑的人很敏感,权万纪隐约感觉出来,齐王等人在密谋造反,他的疑心重了。



    这时,齐州城中出现了采花贼。两名蒙面人夜间偷入民宅,糟蹋了许多未出阁的少女。齐王派燕弘信捉拿多日,连根毫毛也不曾捉到。



    叫冤的人与日俱增,权万纪犯了愁。



    这一日,他在府中散步,迎面走来一人,却是兵曹杜行敏。



    杜行敏上前拜道:“属下参拜权大人。”



    权万纪道:“杜兵曹,有何事禀报?”



    杜行敏看看四下,神情慌张地说:“这里说话不便。”



    一看杜行敏的脸色,权万纪料想有重要事情通报,便领着杜行敏进了书房,关上门窗后问道:“杜兵曹,有话请讲。”



    杜行敏咬咬嘴唇说:“权大人是不是因为采花大盗而焦虑不安?”权万纪点了点头。



    杜行敏接口说道:“权大人指望齐王能把盗贼捉拿归案吗?”



    权方纪问道:“杜兵曹可是听了什么消息?”



    杜行敏叹气道:“我在齐府多年,齐王所为,我都十分清楚。其实盗贼正是与齐王一个鼻孔出气的昝君莫和梁猛彪,上次齐王杀的是两个替死鬼!”



    权万纪惊叹道:“原来如此,怪不得齐王杀了心腹,像没事一样!”



    杜行敏又道:“齐王多行不义,他的党羽遍及各处,权大人要多加小心啊!属下只是不愿见更多的百姓遭难,故舍命相报,还请权大人能尽快解决此案。”



    权万纪镇定地说:“杜兵曹莫怕,你先派人盯住齐王,想办法抓住昝君莫和梁猛彪。我会马上上书万岁,禀报此事。”



    权万纪连夜写了密函,派心腹进京呈给太宗。但他自己心里却不能平静,确切地说,他有些后怕,他觉得自己的头已不属于自己了,说不定哪天便会被齐王佑拿去。



    这天,鞭炮轰鸣,鼓乐声声,齐州府大街中出现了一顶华丽的花轿。人们大惊:谁家的迎亲队敢这样大张旗鼓,他们难道不知道最近有采花大盗?



    夜幕渐渐降临,娶亲人家中人声鼎沸,笑语喧哗。后房中,透过窗户,能看见红烛高照,一位顶着红盖头的新娘静静地坐在帐中。



    忽然,两个黑影闪过,落在庭院中。他们轻轻推门,蹑手蹑脚地向新娘走去。其中一个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淫笑道:“小娘子,我来陪你……”



    新娘霍地站了起来,一把揪掉红盖头,却露出一张男人的脸,正是兵曹杜行敏!他厉声道:“我等你们多时了!”



    二人知是中计,正欲退出,头上撒下一张大网罩住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