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无忌老头悬尚方剑 褚遂良流贬潭州城

    第五回 无忌老头悬尚方剑 褚遂良流贬潭州城 (第3/3页)

好儿媳妇托付给你!’这话陛下当时是听见的,现在回忆起来还言犹在耳吧!



    “再说皇后也未听说有什么过失,怎么能轻易废掉呢!臣实在不敢曲意服从陛下而上违先帝的遗命。”



    高宗听到遂良的一席话,又气又窘,无忌和志宁又沉默不语,于是就让他们回去再考虑考虑,明天再议。



    其实武昭仪在内室早把这一席话听得一清二楚。她分析褚遂良绝非只代表他个人,只不过无忌老奸巨猾,自己不出头,在后面摇羽毛扇罢了。于志宁虽没有说话,但不说明他没有想法。至于李勣托病不来,倒是说明他想不参加这个反对集团,将来或许可以利用。没想到褚遂良这么不识时务,死硬顽固,看来只有先拿他开刀了。



    第二天早朝,高宗拿出那个小木头人作为罪证,历数王皇后企图谋害自己的罪行,并表示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势在必行。



    褚遂良又上前奏道:



    “启奏陛下,王皇后所犯罪行,臣以为证据不足,不可定罪。皇后要谋害陛下实在没有犯罪的动机,也没有犯罪的条件。此中必有坏人从中陷害。臣以为找出栽赃的主谋人,绳之以法,使天理昭明,才是势在必行。



    “况且,退一万步讲,陛下真要改立皇后,臣伏请陛下妙择天下名门令族,何必非武昭仪不可呢!



    “武昭仪侍奉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天下人的耳目,怎么可蒙蔽呢!



    “万代以后,人们将怎样说陛下?愿陛下三思。



    “臣今天违忤陛下圣意,罪该万死!”



    说到这里,遂良突然把朝笏放在宫殿的台阶上,脱下官帽,解开头巾,在地上用力叩头,以致血流满面,说:



    “还给陛下的朝笏吧!臣乞求陛下恩准,把臣放归田里吧!”



    高宗大怒,让人把遂良拉出去。



    这时在皇帝宝座后面的帘里,突然爆发出一个尖利的女人声音:



    “为什么不打杀这个老鬼头!”



    高宗打了一激灵,似乎要说什么话,这时无忌突然站出来,大声说:



    “褚遂良受先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



    高宗一听,一时说不出话来,停了一会儿,只有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声“退朝”,站起来离开了宝座。



    当天下午,诏命下来了: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即日启程赴任。潭州远在离京师几千里的山中,是荒无人烟的贫瘠之地,这分明是把褚遂良流放了。



    这给百官敲响了警钟:看,谁反对废旧立新,就只有得到褚遂良的下场!武氏的铁鞭已初次显出其威慑的力量。



    当年十月,高宗下诏说:



    “王皇后、萧淑妃阴谋施行魔法,企图谋杀朕,即废为庶人。其母及兄弟皆从皇籍中除名,流放岭南。”



    看来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于是在许敬宗等人组织下,百官上表,请立武昭仪为皇后。



    高宗当即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



    十一月,武后的加冕礼堂而皇之地举行了。



    武后在庄严肃穆的宫殿里,接过司空李勣呈给她的玉玺和绶带,她的名字已刻在金册上,藏于宫中秘府。接着,在宫乐和钟鼓声中,她高高地站在肃义门城楼上,接受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的祝贺。真是好不威风,好不气派!



    其实,站在下面的人们,想什么的都有,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在前排的长孙无忌等大臣,木然地立在那里,像一座座泥塑木雕的神像。



    高宗呢?因为头痛病又犯了,坚持不到大典完结就退回宫中休息去了。



    他躺在床上,回味着武后在加冕大典上的风姿,觉得她真是一个杰出的女人。她具有过人的美丽和风韵,又具有男人一样的明晰头脑和坚强性格。她真有一国之母的气派和魄力。



    从今以后,有了她来帮助治理朝政,他就可以少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