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造铜匦遍张罗织网 拜武后平步登青云

    第十七回 造铜匦遍张罗织网 拜武后平步登青云 (第3/3页)

/p>

    终于,导引的人告诉他停下来。锦帘启处,他迈过一个又高又厚的雕花门槛,只觉得满室异香扑鼻,暖风习习,他赶紧跪在一个早已设好的缎垫上。



    “来人奏明太后,不得隐瞒!”



    来俊臣听到的是上官婉儿的声音。声音清亮,柔中有刚。



    “罪民来俊臣叩见太后陛下,祝太后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来俊臣背诵他早已拟好的词句,还算知礼顺畅。



    “不必拘礼,据实讲来!”来俊臣听得出那是一个无比威严的声音。听声音比第一个年龄较大,但中气十足,充满着唯我独尊的味道。这是不是就是太后呢?他不敢抬头看。



    “罪民来俊臣告东平王李续在和州鱼肉百姓并蓄意谋反……”来俊臣又在背诵。



    此时,太后已开始打量起来俊臣了: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瘦削,白净面皮,五官还算端正;口才嘛,并不结结巴巴,而且京味官话说得挺地道,总之,初步印象并不令人讨厌。



    这时,来俊臣对东平王李续在和州的“劣迹”以及“如何蓄意谋反”大肆编造。虽然漏洞不少,但证明想像力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在重要情节的叙述中还夹杂着对法律条文的引证,这引起了太后的注意。



    其实,太后一听这李续的“李”字就早已为此案定性了。李续是太宗皇帝第八子纪王慎的长子,是她早晚要诛灭的对象。现在有人早早“上变”于他,看来,他的小命儿不会长了。



    来俊臣继续背诵他编造的词句。由于没有听到申斥让他停下来,胆子渐渐壮起来了,脸上的肌肉也开始活泛起来。



    以太后的阅历和聪明,根本不相信来俊臣的一派胡言。来俊臣又不是李续的亲随,他何以能知道这些秘密的情节?何况对李续的亲族同党,他也弄得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但这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太后要说你谋反你就是谋反,你就是没有谋反,也是谋反嘛。



    “面试”快接近尾声了。



    太后开始对来俊臣的胆量和罗织罪名、无中生有的能力欣赏起来了。



    这时,她已经考虑要是给这小子头上扣一顶官帽,披一身官服,样子总还说得过去。



    “好了,好了。就说到这里。有些事实我还要派个官员对你的上变词进行勘实。



    “你对朕的忠心和冒死来京的勇气,朕还是体恤的,朕赦你前犯之罪,留京候用。──你抬起头来。”太后说。



    来俊臣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经过几次“不敢抬头”的叩告之后,终于诚惶诚恐地抬起头来。



    太后瞧见了一个谄媚而又狡猾的面容,在鹰钩鼻子上面有一双深陷的眼睛闪着绿光。如果让他审案,这双眼睛是会令人胆寒的。太后心想,此人的胆量、想像力,再加上痞子气,说明了正是一块可以造就的“材料”。



    来俊臣被送回客店不久,宫中使节就来宣布诏书:“封来俊臣为从八品司刑评事。”



    押解他的官差带着大惑不解的心情,赶着空囚车回了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