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狄国老智谏动武后 传亲子密召庐陵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六回 狄国老智谏动武后 传亲子密召庐陵王 (第1/3页)

    武承嗣、武三思,这时加紧营求成为太子的活动,多次面谒武皇,说到动情时,痛哭流涕地说:



    “自古以来,就从未有以异姓作为皇嗣的。咱们武家现在不立武姓为皇嗣,将来……”



    武皇说:



    “将来什么?你们是不是认为朕快上西天了?”



    “不敢,侄臣不敢。不过,不管如何,千秋万岁后,陛下将来总得有骨肉给您祭祀呀!”



    “我不是有亲儿子吗?”



    “陛下的亲儿子姓李呀。一旦他得了位,还不是把咱武家的牌位从太庙里扔出来,把人家李家的牌位请进去。”



    “好吧,你们退下吧,朕自有道理。”



    其实武皇到了晚年,自知不能久了,也确实陷入两难境地。传给武家子孙,自己一闭眼,武家这几个小子,肯定保不住天下;可是再传李家子孙吧,那我这一辈子打呀杀呀夺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这个皇位,我连自己的亲骨血都一个个地干掉了,可是到头来……



    武皇陷入了这个怪圈之中,怎么走也走不出来。她为什么这么宠“二张”呢,也许大部分原因是想让精神转移吧。不去想,也就少苦恼了。但是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要是她一个人独自呆着,这件事带来的苦恼都死缠住她不放。



    有几次,她的“传武不传李”的想法占了上风,趁着现在皇权在握,决定了,办了,也就算了。但是一看到武承嗣那个太监样,武三思那个轻薄样,又想起太庙里自己的灵位不知受到什么待遇,又没有了主意。



    此时狄仁杰已召进宫中,做了宰相。此人多谋善断,忠于职守,直言敢谏,又善于审时度势,越来越受到武皇的赏识。武皇想,朝中多的是谄谀希旨之臣,他们只会唯唯诺诺,见风使舵,何不找仁杰来帮自己思考一下呢?



    于是,仁杰被召入后殿,武皇把“传武而意未决”的心情告诉他,希望他发表自己的见解。仁杰一听,心中大吃一惊,这样比天还大的事情,要是说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可是见到武皇确有诚意,也就压住心头的不安,跪在地上从容地对武皇奏道:



    “启奏陛下:臣才薄识浅,不足以在这样重大事情上发表自己的浅见。如果非让臣言,那臣就直说。说错了请陛下治臣之罪。



    “文皇帝(指李世民),一生栉风沐雨,亲冒刀林箭树,打下天下,为了什么?是为了传之子孙。大帝(高宗)又以二子托付陛下。现在陛下要将皇位移赠武族(指武氏),大概这不合乎天意和二位先帝的在天之灵之意吧?



    “再说,姑侄和母子到底哪一个更亲?这是不言自明的事。陛下立自己的儿子,千秋万岁之后,陛下配食太庙,世代香烟继承无穷。如果立了侄子,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在历史上,向来没听说过侄子当了天子而祭祀姑姑于太庙的。请陛下察之。”



    这些话正戳到武皇心里的痛处,可是人家又完全是为了自己想,虽然刺痛了自己,也不好表现不高兴。现在就表态传李吧,心里又不甘。于是一阵烦躁心情油然而生,就推托地说:



    “这是朕的家事,卿不必参与了。”



    可是仁杰已经不能停止了,他继续说:



    “本来帝王是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谁不是陛下的臣妾?国家的任何一件事,哪一件不是陛下的家事?君就是头脑,臣就是手足,按道理来讲,君臣都是一体的。况且臣作为宰相,怎么不应该参与此事呢?



    “臣以为庐陵王李显是陛下的亲生儿子,现在已经外放房州十有余年了。古来以长幼为序,目前应召还庐陵王,由陛下妥善安排。”



    武皇虽然当时没有表态,但是心里已基本上被仁杰的道理说得心活了。后来又召来宰相王方庆、王及善,他们的意见和狄仁杰的意见也基本相同。武皇慢慢地有所醒悟了。



    可是召还十年前被废黜的中宗、现在的庐陵王李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