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施小恩元忠失棱角 周仁轨有奶便是娘

    第二十四回 施小恩元忠失棱角 周仁轨有奶便是娘 (第3/3页)

贞都走过来,拱手立在宋暻的后面,说:



    “陛下必欲斩月将,也不是时候。现在是夏天,如果斩他,也有违时令。”



    中宗于是下令将韦月将处以杖刑,然后流放岭南。



    这件事震动了朝野,大家钦佩宋暻以死护法的勇气,并且对宫中淫乱议论纷纷。



    当然,受刺激最深的当属韦后和武三思了。因为竟有人敢于公开揭他们在宫中的丑闻,让他们的脸在人面前丢尽。



    不杀韦月将,何以出这口恶气!不杀韦月将,恐怕第二个韦月将、第三个韦月将很快地冒出来。怎么办?



    武三思通过韦后下了一道密令,用快马送到广州都督周仁轨府中。



    周仁轨当时在广州拥有重兵,是广州地面的“太上皇”,并依法监管所有流放到岭南的流人。现在让对流人韦月将“便宜行事”,那对他来讲,比捏死一个蚂蚁还要简单。特别是他早已看出,现在掌握朝中实权的并非是当今皇上中宗,而是韦后和武三思。今后自己要想进一步升官发达,非要投奔到韦、武麾下不可。他正在计划将一大笔金银财宝送到京城打通关节,没想到韦、武却来烦他办事。这不是“天赐良机”了吗?



    果然韦月将刚到广州,即被周仁轨收在大狱中,根本没有到指定的流放地去监管劳动。



    到了暑去秋来,秋分刚过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韦月将就被拉出大狱,在一个秘密的地方被斩了首。



    他的一块头皮被揭下来,连同他处决前按的手印,一起放在一个锦匣中,再附上一封周仁轨的密信,用快马十万火急地送到京师,由秘密渠道送给韦后和武三思。这时韦、武二人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武三思备了许多财礼赠给周仁轨,并写了一封慰勉信。信中对周出色地完成任务予以嘉奖,并告他今后与宫中直接联系的渠道,并许愿将来有机会一定升他的官。周仁轨从此与宫中联系频繁,成了韦后和武三思的得力干将。



    武三思为什么对周仁轨如此恩赏呢?



    因为按当时朝中规定,秋分以后,要对重犯重新审查一次。如发现判罪不当,可予减刑或释放。如果万一查出对韦月将处理过重,也可能给韦月将减刑。周仁轨这么快地结果了韦月将,就绝了韦月将生还的后路。如果再有敕书为其减罪或召还,因他已被处决,也就来不及了。



    那么宋暻呢,他在朝中公然不执行对韦月将的处决命令,而且在中宗面前据理力争,难道说这就没事了吗?



    当然不是。睚眦必报的武三思当然饶不了这个危险的政敌。他非要拔掉这只硬钉子不可。



    果然,不久就下了一道敕令:



    “命黄门侍郎宋暻出为检校贝州刺史。”



    宋暻只好离开京都,到一千七百多里外海边的贝州上任去了。但他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他知道,只要韦、武当朝,后面还有厄运等着他。但他已经下定决心,除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不会选择另外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