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栽赃陷害韦坚蒙难 步步紧逼适之丧命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回 栽赃陷害韦坚蒙难 步步紧逼适之丧命 (第1/3页)

    已是子夜时分,长安城漆黑一片,除更夫的走动声引来几声犬吠声之外,再没有任何声音,可谓是万籁俱寂。



    而此时,李林甫相府的月堂却还亮着灯。李林甫独自一人坐在灯下,他面前的书案上并没有书,而是摆着一张麻纸,上面写了两个大字:韦坚。



    很显然,李林甫在这里不是看书,而是想心思。



    不错,李林甫的确在想心思,想如何才能把韦坚整倒。李林甫整倒过很多人,都没有太感到为难,但他现在要对韦坚下手,却感到不轻松。李林甫感到对韦坚不好下手,这倒不是韦坚官大职要的缘故。论官职,韦坚的官职虽然不算小,但并不很大,他只是一个刑部尚书。李林甫都敢对前中书令张九龄下手,一个刑部尚书又算什么呢?但李林甫确实犯难了。



    因为韦坚这个人物太不寻常,背景太复杂了。



    韦坚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韦坚的父亲韦元皀,先天年间为银光青禄大夫,开元初年为兖州刺史。韦坚的姐姐为赠惠宣太子妃,即皇上的亲弟兄李隆业的妃子。韦坚的妹妹又是当今皇太子李亨(李玙在天宝三载易名李亨)的妃子。真是皇亲国戚,中外荣盛。正因如此,韦坚很早就步入仕途。开元二十五年,韦坚为长安令。天宝元年三月,又擢为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这样有势力的家族背景,李林甫要挤掉他,不能不进行慎重的思考。



    韦坚是玄宗的红人。韦坚是一个颇能干的人,当他为长安令时,即以干练而闻名。他还与中贵人关系亲密,能随时探候人主之意。他见宇文融以及杨慎矜父子均以盘勾剥财物争行进奉而致恩顾,他也极力效仿。他在转运江淮租赋时也采取得力措施,以致国之仓廪,岁增钜万,引起玄宗的好感,深受其宠。韦坚得宠,是李林甫要整掉他的原因;同样的,韦坚得宠,也使李林甫在谋划整他时多了几分顾虑,他害怕因整韦坚而惹怒玄宗,他怕玄宗对自己有不良的看法。



    韦坚是李林甫的亲戚。李林甫是姜皎的外甥,韦坚是姜皎的女婿,应当说,他们二人的亲戚关系还是很亲近的。当初,李林甫与韦坚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二人来往甚密。在官场上,李林甫对韦坚也是很照顾的,“引居要职,示结恩信。”



    但是,随着韦坚的地位日渐上升,李林甫不能容忍了,他担心韦坚威胁自己的相位,甚至不能容忍韦坚的权势与自己接近。于是他形成了遏制韦坚、挤掉韦坚的念头。可这太难了,韦坚毕竟是李林甫的要紧亲戚,弄不好李林甫在舅舅家人面前就很难抬头。就说四个月之前,即天宝四载九月,李林甫通过一定的手脚,使韦坚由陕郡太守、江淮租庸转运使改任为刑部尚书,表面是升官,实则夺其权。对这种明升暗降,韦坚吃了亏而说不出口,但李林甫却招惹了舅舅家族中一些人的指责。现在要对韦坚下更大的毒手,还不知会惹出什么麻烦哩。李林甫坐在月堂的书案前,心里极为矛盾,极为烦恼,他下意识地摇摇头,流露出难受的表情。他望着不断跳动的灯火发愣,他心里一片空白……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远处的雄鸡鸣啼声把李林甫的思绪重新拉回现实。唉!天都快亮了,还在这白耗什么,要么放弃整倒韦坚的念头,要么赶快行动,得尽快做出抉择。



    放弃整倒韦坚念头的理由很多,例如韦坚是皇亲国戚,韦坚是皇上的宠臣,韦坚是自己的重要亲戚等等。



    而坚持整倒韦坚的理由也不少,例如韦坚是李林甫政敌李适之、皇甫惟明的密友,一见这几个人来往过密,李林甫的心里就觉得难受;韦坚是太子李亨的大舅哥,是李亨太子党的重要成员,而李林甫与太子李亨积怨很深,甚至是势不两立;更重要的是韦坚越来越受到玄宗的宠信,他的存在已经对李林甫的权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点最不能容忍。一提起韦坚受宠,李林甫就想起这样一件事:



    天宝元年三月,韦坚刚被擢为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时,他为了获得功名,奏请在咸阳壅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浐水傍渭东注,至关西永丰仓下与渭水合。在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浐水之上架起苑墙,东西有望春楼,楼下穿广运潭以通舟楫。征调了几万民工,花费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此项工程方告完成。



    到了广运潭通航的这一天,韦坚组织了一个隆重的通航仪式。



    看热闹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好不热闹。玄宗被韦坚邀请,带着侍卫、嫔妃兴致很高地观看通航仪式。巳时时分,通航仪式开始了。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还有舞狮子跑龙套,声势极为浩大,场面极为壮观。再往远处看,水面上停泊着来自全国各郡的进贡船只二三百条。这是韦坚精心准备的,是向玄宗献礼的。



    船只是按照统一标准专门制造的,规格、颜色都完全相同,但所属郡名不同,所载之物各有特色:



    广陵郡船上满载着锦、镜、铜器之物;



    丹阳郡船上满载着京口绫衫缗缎匹;



    始安郡船上满载着蕉葛、蚺蛇胆、翡翠等;



    晋陵郡船上满载着官端绫锈;



    会稽郡船上满载着铜器、罗、吴绫、绛纱;



    南海郡船上满载着玳瑁、珍珠、象牙、沉香;



    豫章郡船上满载着名瓷、酒器、茶釜、……



    船队在统一指挥下依次进潭,驾船人都带着大笠,身着宽袖衿,穿着芒履,就像吴、楚一带水乡人的打扮。



    在船队的行进中,陕州县尉崔成甫亲自领唱他根据民歌改编的《得宝歌》:



    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



    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



    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随着崔成甫的领唱,和者甚多,其中包括一百位鲜服靓妆的妇人,并有鼓笛相应。



    船只行至望春楼下,连樯相连数里,京城百姓多没见过驿船樯竿,人人都感到惊讶。



    这时候的韦坚是多么风光荣耀啊!他双手捧着一个平底圆形银盘,里面放着各郡进贡物品的清单,上面用大红锻覆盖着。他跪倒在地,向玄宗呈献清单。玄宗看着这厚厚的一叠贡品清单,看着这宏大非凡的场面,听着这一曲曲歌功颂德的歌曲,心里乐滋滋的,不住点头赞许。玄宗高兴,当即下诏敕褒奖韦坚:“古之善政者,贵于足食,欲求富国者,必先利人。朕关辅之问,尤资殷赡,比来转输,未免难辛,故置此潭,以通漕运。万代之利,一朝而成,将允叶于永图,岂苟求于纵观。其陕郡太守韦坚,始终检校,夙夜勤动,赏以懋功,则惟常典。宜特与三品,仍改授三品京官兼太守……”



    得到玄宗的宠信,韦坚的仕途一片光明。天宝二年四月,进银青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原来担任的江淮租庸转运处置使仍然继续兼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