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传书幽会东窗事发 遭人暗算辞离东宫

    第二十回 传书幽会东窗事发 遭人暗算辞离东宫 (第2/3页)

不住,一五一十地抖了出来,那陆贽竟和兰儿情深似海,私订终身了!



    这吴通玄兄弟对兰儿表妹的感情,颇为复杂。在终南山中,兄弟俩整日与小动物为伴,突然来到长安城,又住在东宫中的大院里,一开始还怯生生有些怕人呢。自从表妹兰儿来到吴家大院,兄弟俩成天与表妹在一起,玩得要有多开心就有多开心。兰儿的脾气又有点怪,生性泼辣,又任性,兄弟俩一不小心便惹得小姑娘兰儿生气,又哭又闹,兄弟俩处处让着她,还想着法子逗表妹。兰儿也怪,刚才还是哭得满脸泪痕,一忽儿破涕为笑。那两只又刁钻又机灵的大眼睛,还挂着泪花呢。



    后来,三个孩子个头长高了,渐渐懂事了,互相之间似乎变得陌生了,见面说一句话都脸红。再说,兄弟俩还要陪东宫太子读书,玩呢。但通玄兄弟俩却渴望天天看见表妹,久而久之,激发起一种思慕之情。哥哥通玄呢,性格外向,常常在弟弟面前说兰儿长兰儿短,还说将来娶媳妇儿,就要娶像兰儿那样的女孩!弟弟通微就不同了,他把对兰儿的思念,深深地藏在心底,从来不在嘴上提兰儿的事,甚至兰儿的名字,他也觉得神圣,不轻易说出来。



    吴通玄个性狂放不羁,大大咧咧,但却有些粗心大意,又极自负,幼年应神童举,以为才冠古今!他以为表妹非他莫属,迟早的事,因此不大留意那陆贽神态的微妙变化。



    吴通微就不同了,与哥哥个性截然相反。他感受细腻,一有风吹草动,便警觉非常。但他深藏不露,既不轻易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也不轻易放过心中的任何疑惑,他往往爱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他对兰儿的感情是深沉的,执著的,虽然哥哥也爱兰儿,但他并不轻易放弃!因此,当他暗中与哥哥较劲的时候,他嗅出了另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已出现了。



    但吴通微行动迟缓,优柔寡断,虽然心里怀疑,暗地探查,又怕伤害了兰儿的感情,又始终未能发现什么破绽。直到发觉小丫环老是在陆贽面前晃来晃去,便起了疑心。趁小丫环人在厨中煮茶之机,一哄二骗三诈,并搬出皇太子做幌子,那小丫环那经得起如此盘问,又不懂什么世故,便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吴通微所担心的事果然属实,心如刀割汤煎,但仍然十分镇定,要小丫环保密,不跟任何人说,否则交给皇太子处置。那小丫环如此一吓,唬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吴通玄听到弟弟报告的消息,不啻晴空霹雳,闹了个又惊又怖,恼羞成怒,气得脸都歪了!他向弟弟的一挥手,走!去告诉姑父去!打死这对狗男女!



    通微一听急了:“哥,该死的是那陆敬舆!他不该来勾引我们表妹!表妹说不定是受他诓骗呢!”说完,凑在哥哥耳边一阵嘀咕。通玄气得脸色煞白的脸,渐渐平复下来,眼中露出凶光,最后是一阵狞笑,好!妙!哈哈哈!



    却说窦参自从痛失雪儿,中年丧偶,心情格外悲痛。常常责备自己,不再在行贿上花费心机,又为雪儿守孝守节,居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又把小丫头碧云许与那打了一辈子光棍的杨叔,杨叔已是五十多岁快六十的人了,恰如枯木逢春。碧云虽然扭扭捏捏了几日,经不住窦参和奶妈的百般劝说,两下里做了一对老夫少妻。不意那杨叔却也后劲十足,不到一年,也生出个大胖小子来。小景伯也是碧云带着,两个小男孩后来也成了玩耍的伙伴,窦参便对儿子放心了。



    只是兰儿让窦参放心不下。虽说窦参多次说要把兰儿接回家,但舅兄都执意要留甥女,还说通玄、通微两兄弟,对表妹挺照顾。窦参想想,就是接回家去,又怎么样呢?身为朝廷命官,又在刑部大理寺供职,战乱年头,案子又多,时常夜不得归,爱妻雪儿已是没有照顾好,如今,这失去娘亲的兰儿,又如何照料她?再说,回到家里,兰儿吵着要娘亲怎么办?因此窦参提过几次要接回兰儿的话之后,便不好再开口。只是经常抽空到东宫吴府,来看看雪儿。



    偏偏是这段时间,四方藩镇频起祸乱,那没有叛乱的节度使,表面上对皇室忠心,暗地里与那些叛乱藩镇勾结,甚至到京中,向朝廷大臣、宫中阉竖行贿,好替他们说话。代宗皇帝准备派一些钦差大臣,到各道巡按,以监控藩镇。窦参近日接到皇上圣旨,要奉钦差巡按江淮和扬州。窦参得旨后,便到东宫吴府,见过吴道长,想看看兰儿,这一去恐怕要得几个月才能回来。



    窦参正在坐着等兰儿,吴通玄上前,叫了声姑父,说有要事相告,便屏退左右。那吴通玄也不管说话含蓄不含蓄,也不顾及姑父好受不好受,一古脑儿直通通抖了出来,还发挥他那诗人的天才,添油加醋,绘声绘色一番。



    窦参听着,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见到不经意的事就拍桌子骂娘。已届不惑之年的窦参,自从雪儿死后便变得深沉起来,遇事不惊,藏而不露。但兰儿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