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兵临寿筵相府成狱 虫鸣贪冢孤魂何冤

    第三十二回 兵临寿筵相府成狱 虫鸣贪冢孤魂何冤 (第2/3页)

的儿子急匆匆过来,在窦参耳边说了句什么话,窦参手中的银酒杯“口当”地一声掉在地上,周围人吃了一惊,却见相国已跪了下去,周围人也纷纷跪下。



    金吾卫大将军李翰全身戎装,在一队羽林军护卫下,已突入厅堂大门。众人惊骇不已,却见李将军已展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唐国祚久矣,而叛臣屡兴兵戈,苍灵涂炭,国破城颓,百废待举。宰辅重臣窦参,不思邦国安危,挟私营党,招财受贿,天下共愤!朕念窦参寿辰,延日定论。从犯人等,朕命金吾卫大将军李翰,即日拿获归案!钦此!”



    窦参面如土色,浑身乱颤,口中嚅嚅道:“罪臣窦参,领……旨!”



    一时人声鼎沸,哭嚎不绝!



    在场嘉宾:左金吾大将军嗣虢王李则之,左谏议大夫、知制诰吴通玄,给事中窦申,虞部郎中窦荣,监察御史窦景伯……一应人等,全被如狼似虎的御林军一网打尽,押往刑部。



    窦相国府全家一百多口人,全被赶到大院子里待命。



    大规模的抄家开始了……



    与此同时,上述同党案犯家中,正遭受同样的命运。包括相国别墅。



    窦参双手抱头,跪在那巨大的“寿”字匾下,一动不动,不说话,也不哭泣……



    上清却自始至终站在窦参身旁,一身薄如蝉翼的雪白衣裙……



    原来,德宗听从兵部侍郎陆贽建议,趁窦参花甲寿庆之机,一举出击,必能将参党一网打尽。举荐雅王傅李翰为金吾卫大将军。那李翰前为窦参所恶贬官。德宗密诏李翰至宫,口授将军行事方略。当夜行动,兵部急调御林军三千人马,由李翰率领,趁夜幕降临,将相国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他同党也有御林军前驱而往。



    第二天,除书方下。



    贬中书侍郎、平章事窦参为郴州别驾!



    贬给事中窦申为景州司户;



    贬左金吾大将军嗣虢王李则之为昭州司马;



    贬左谏议大夫、知制诰吴通玄为泉州司马。



    窦申在供词上拒不画押,被乱棍打死。



    吴通玄由德宗亲加审问,斥责吴通玄娶宗室女为外妇,污辱近属。行至华州长城驿,一丈白绫赐死。



    吴通微在哥哥毁谤陆贽之时,便告病闭门不出。听说通玄兄已死,便素服待罪于国门。德宗特地赦宥了他。吴通微竟不敢穿丧服!



    窦参和上清两人,坐着一辆破马车,向郴州而去。相国府和别墅中的大小丫环、姬妾,全部充入皇宫掖庭,财帛上缴国库。兵士们押着大批差役整整搬运了一天。国库和皇宫私库为之爆满!户部清算窦参所没家产,可资计算的总计一千多万缗,比大唐全年总收入还多。其他无法估价的珠宝、珍玩、字画、器皿、房产、店铺、契约等不可计数。



    德宗任命陆贽和赵憬二人为宰相。



    不久,湖南观察使李巽,密奏德宗:前宰相窦参谪居郴州期间,收受汴州节度使刘士宁厚贿绢五千匹!



    德宗素知李巽与窦参有隙,不太相信李巽所言,便遣中使前往核查。中使在半路上,碰见汴州节度使刘士宁的使节,奏称与李巽无差。



    德宗大怒:“朕以为窦参此次被贬,便会金盆洗手,痛改前非,谁知朕又被他诓骗!”欲杀窦参。



    陆贽此时大权在握,念及与窦参女儿曾有的一份私情,便上书奏曰:



    “窦参与臣无仇,因事报怨,人之常情。然臣参宰衡,合存公体,以参罪犯,置之于死,恐用刑太过。”



    德宗又怀疑窦参交结中外,与诸戎帅交通,似有图谋不轨之嫌。陆贽说:“没有什么能证明窦参有谋反的迹象。如果以此杀了窦参,恐天下称为冤诬,群情震惊,事情也不好办。”



    一日,窦参与上清在郴州城谪居家中庭前赏月。上清忽然说:“相公,妾有一事与相公说。”



    窦参便与上清走进房中。上清说:“相公,妾刚才看见庭树上有刺客潜伏。妾害怕他取相公性命,是故哄骗相公回房呢!”



    窦参大惊:“我命休矣!这事讲与不讲、奏与不奏,都是一个死字!圣上正怀疑窦参与侠士来往,交通戎帅,只苦于没有证据!”



    上清一听,也急了:“相公,那便如何是好呢?说不定那刺客只是小偷而已,因为家贫来偷东西,而不是别人派来的呢?”



    窦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