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第四回 (第2/3页)

到房前,喊声素梅姑娘,有客人来了。



    素梅闻得客来,忙将门帘揭起,亲自迎到门外,把众人让入房内,相请坐下。一一问了姓名,应酬十分周到。众人见她从容不迫的款待客人,已是暗暗称赞,果然名不虚传,就这应酬功夫,已非旁的姑娘所能企及。再细细的看她相貌,却生得圆姿替月,杏脸羞花,蛾眉曼倩,星眼清灵;那身材更是不长不短,不瘦不肥,十分婀娜。最及销魂的是裙下双钩,不满三寸,盈盈的立在那里,真如月里嫦娥临凡,广寒仙子降世。那种秀丽天然的姿态,再也形容不来。当下竟把众人看得呆呆的坐着,连话也讲不出。只有郑恩、周霸乃是两个莽夫,并不觉得怎样是美艳,怎样是丑陋,进得房来,刚才坐下,匡胤等正在饱餐秀色,他们两人,早已闹着要摆酒筵。



    匡胤此时心神略定,忙阻止郑、周两人道:“你们且慢性急,待我来和素梅姑娘商酌,自然有酒喝的。”说罢。回头对素梅道:“我们兄弟十人,久闻芳名,渴思一见。今天冒冒率率,径至贵院,承蒙姑娘不弃,没有屏绝不见,以闭门羹相待,已是万幸。但是我这两个兄弟,还不知足,更有进一步的要求,意欲借姑娘的妆阁,摆一席酒,畅叙一番。只是初次见面,便这样的骚扰芳闺,恐怕姑娘见怪,还望原谅他们不谙礼节,休要责备。”素梅忙道:“赵公子说哪里话来,仰承青眼,不弃葑菲,肯到我们这小地方来,已是万千之幸!何况还要摆酒,照应我的生意,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哪有见怪之理!但是公子们初次来到敝院,区区一席酒筵,应该贱妾作东,以尽地主之谊,请公子们万万不要客气才好。”匡胤道:“姑娘之言说得太客气了,我们初登妆阁,哪有讨扰姑娘之理。”说着,取出十两一锭银子,递给素梅道:“费心关照庖厨代办一席。倘有不敷,再行找补。”素梅哪里肯接银子,再三推让,匡胤只是不允,没有法想,方才收下。便命厨房内速速整备丰盛酒筵一席,立刻就要,不得迟延。下面连声答应,果然只要有钱,甚为容易。



    不正一刻工夫,早有一个当差的鸨儿,来问素梅道:“姑娘酒筵摆在哪里?”素梅道:“赵家公子不比旁人,就摆在房里罢。”鸨儿答应一声“是”,就在房内调排桌椅,安设杯箸,陈列好了,素梅便请众人入座。众人都推匡胤去坐首席。匡胤道:“这个如何使得!”郑恩见匡胤不肯坐首席,早就嚷道:“二哥不用谦让了!柴大哥不在这里,论年龄也应该是你坐的,还是从直些罢,不用让再让三,多方作态,我的肚子很觉饥饿,再也忍耐不住了。”众人说道:“还是郑三弟爽快!二哥就坐了罢。”匡胤见他们一定不依,只得坐了首位。众人也按着年龄,挨次而坐。一席共是十个人,多是知己弟兄,并不客气,酒到杯干,很为畅快!素梅敬了一巡酒,便坐在匡胤身后,亲拉弦索,唱了一支曲儿。歌声抑扬,真有裂石遏云之妙!众人无不大声喝采道:“果然名不虚传!真是色艺双佳!”彼此谈谈讲讲,觥筹交错,十分有兴。



    散席之后,时已不早,各人辞别素梅,都要回去。素梅对于匡胤,很现出一种恋恋不舍之状。原来素梅,本是好人家的女儿,只因父母双亡,又值乱世荒年,因此流落平康,却颇知自爱。只以声技,博些缠头,藉此度日,从来不曾留客住宿,心内很想择人而侍,跳出火坑。今天见赵匡胤,觉得他方面大耳,红光照人,龙行虎步,品貌不凡,知道这人后福不可限量,不禁十分属意。唯恐他一去不来,自己的心事,竟成画饼,所以临走的时候,搅住匡胤的衣袖,再三叮嘱,叫他常来院中走走。匡胤是个豁达大度之人,这些事情,哪里放在心上。



    不料郑恩见素梅对于匡胤十分爱慕,大有依依不舍之状,便取笑她道:“你能始终保全贞节,不失身于旁人,我就劝赵公子,日后发了迹,纳你做个偏房,不知可能答应得下么?”



    也是素梅生来有做官妃的福分,她听了郑恩的话,遂即指天誓日的说道:“贱妾一定依着郑爷的吩咐,始终保全清白之身,守候着赵公子,决不失言。但是,赵公子发迹之后,却不可翻悔的,要请众位爷作个凭证,留件信物,妾始放心。”匡胤见素梅听了郑恩说的笑话,竟认真起来,连忙分辩道:“这是郑爷打趣我们的话,你万万不可认真,须知,我有父母在堂,自己作不得主。况且正室未娶,哪有先娶偏房之理!快快把这念头打消,不要贻误你的终身。”素梅道:“妾所求于公子的,并非立刻就要成为事实。乃是待公子发迹之后,方才践约的。



    公子说,现有父母在堂,自己作不得主,这话是不错的,但是公子到发迹之后,难道自己还作不得主么?即使时间略略迟延,无论到十年二十年后,妾总保全此身,守候公子,绝不怨恨就是了。至于未娶正室,不能先娶偏房,这是人生的大道理,贱妾自当听候公子的命令,万无催促之理。此时只要公子答应一声,留件信物,妾就放心了。“匡胤被素梅说得低头无语,竟有进退两难的情形。



    原来匡胤见素梅生得美丽如花,又复擅长歌舞,正在爱慕不胜,今见素梅情愿做自己的偏房,心下哪有不喜之理!只是碍着家中规矩严紧,所以不敢答应。突然间被素梅说出两层道理,因此委决不下,一时之间,竟至无言可答。所以低头不语,现出为难的情形。张光远瞧着匡胤的模样,知道他进退两难,便向匡胤说道:“素梅既真心实意愿作你的偏房,好在此时并不实行,就答应她罢。”韩令坤也道:“古人说的,佳人难得,素梅一见了面,便属意于你,真是前生的缘分,如此好事,岂可当面错过,还以答应为是。”匡胤听了两人的话,尚未回答。



    郑恩是最巴望此事成功的,已抢着说道:“二哥平日最爽快不过,今天为何像妇女一般,毫无决断。这样的好事,哪有不允之理?素梅既要一件信物,腰间常挂的那块玉佩,就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