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第一回 (第2/3页)

自散归。本来在洛阳不少裘马少年,赵匡胤一出来,就大家前簇后拥地追随着他,惟他马首是瞻,一起游玩。今又加上韩令坤、慕容延钊两个来帮助着,把个赵匡胤更抬举得声名日大,交游日广了。



    就实际讲,赵匡胤当时在诸少年中,也着实推他是个出类拔萃的:论武艺是他最为精绝,论见地也是他独胜一筹,就是凡百游戏,也是他能够层出奇计,所以这班少年推他做为领袖,原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人类至不齐,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凡是被人推崇的人,同时也就是被人嫉妒的人。赵匡胤既然这等被人推崇,自然也就不能免有人要来嫉妒他了。诸少年中有一个叫做史怀才的,最是个量小好胜的人,因为每事都不能赶上赵匡胤,心中已是十分的不乐意;又见赵匡胤被众人推崇得像天神一般,不由得越加气不过起来,便存着一个嫉妒他的心思,要想设法害他一下,出出自己一肚皮忿气。碰巧这日史怀才家里,从塞北得来一匹高而且大的黄鬃马,甚是劣性,无人能制伏得住这匹马。史怀才想道:这匹马倒是赵匡胤的好对头,我何不就牵它去骗他乘骑,害他跌一个筋斗,至少也使他受点痛苦,落得大家笑话一场。心中计算已定,便走到马厩中将那马牵出。他也不备鞍鞯,就牵着一径往赵匡胤一班人日常会集的地方来。



    真也凑巧,史怀才牵马走不多远,正遇着赵匡胤与韩令坤、慕容延钊一班人,都骑着马并辔争驰而来。赵匡胤一马当前,看见史怀才牵着这么雄壮的一匹好马,便将自己的马勒住,含笑对史怀才道:“你这马是几时得来的?怎么不备上鞍鞯乘骑呢?”史怀才答道:“此马是新近从塞北买来的。因为它十分劣性,没有人驾驭得住它,所以不敢去乘骑。适才它在马厩中嘶闹的紧,所以我牵它出来溜散溜散哩!”



    赵匡胤便仔细将那马端详了一会,又对史怀才道:“果真没有人驾驭得住它么?”



    史怀才道:“实在是没有人驾驭得住它,并不是骗你。”赵匡胤笑道:“你就把它让我乘骑一会何如?看我来替你驯服它!”史怀才故意道:“我劝你还是不要冒险尝试的好,跌坏了人不是好玩的!”赵匡胤道:“而今你别说这些话,只问你到底肯不肯把它让我乘骑。”史怀才道:“你要乘骑一会,有何不可?我是怕你驾驭它不住呢!”赵匡胤道:“区区一马,尚且不能驾驭,将来怎能驾驭天下人呢!  你看我的本领吧。”



    史怀才又故意道:“如此,且待我去携得鞍鞯来。”赵匡胤道:“不必!不必!  骑马何必定要鞍鞯!我就同你换一换马。“说着,就翻身跳下马来,将自己的马交与史怀才,从史怀才手里接过那马的缰绳,奋身一跃,又上了那马。



    那马果然劣性,赵匡胤刚才一上去,它也不待鞭策,便四蹄怒张,似风驰电掣一般向前疾奔。这时韩令坤等深恐赵匡胤坠马,便连忙一同策马赶去。那史怀才却一心要看赵匡胤跌筋斗,也就上了赵匡胤的马,加鞭直前追逐。赵匡胤骑的那马跑得异常快捷,不一会便跑有十来里地。前面恰恰有一城,城闉不甚高大,行人却十分拥挤。赵匡胤心想:飞马入城,行人闪避不及,必定要闹出乱子来。忙欲收缰回马,不料那马正跑得起劲,不听约束,仍然向前直闯。赵匡胤不觉着急起来,正在马上设法如何处置,那马已驰抵城闉。马高城低,赵匡胤这一撞将上去,纵然不死,也要头破血流。赵匡胤不觉“呵呀”一声,把身躯向后一仰,一个倒翻筋斗,便从马后坠将下来。说也奇怪,赵匡胤刚一坠下,好像有人在暗中搀扶着似的,竟是好好地直立地上,一些儿没有损伤。那马也停蹄不跑了,好像等待他一般。赵匡胤定一定神,便将那马带转,耸身上马,从原路回来。那马也不似适才的倔强,竟从容缓步,徐徐行走,好像先前使赵匡胤翻了个筋斗受了惊吓,而今特意安慰他似的。



    韩令坤等起先远远地望见赵匡胤骤马及城,翻身坠马,以为一定受了重伤,禁不住心中着急,大呼“坏了”。史怀才则恰如心愿,私自欢喜。旋见赵匡胤身将及地,忽平地迸起红光万道,将他的身躯托住,安然直立,那马亦停于前边,大家这才一齐惊喜,庆幸他福分不浅;史怀才反倒吃了一惊,才知道赵匡胤不是等闲之人,把嫉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