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康熙帝巡幸五台山 皇四子结交天下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七回 康熙帝巡幸五台山 皇四子结交天下士 (第1/3页)

    却说胤太子跟着明珠相国讲究文学,谁知那明珠相国,虽是皇室内亲,却是略通文墨的,只因生性狡黠,知道皇帝和太子,都注重文学,便私下招纳许多文人,供养在家,做了许多文章,冒充是自己做的,献进宫去,皇帝和太子交口称赞。明珠便劝皇帝趁此国家闲暇,做几件文学上的事业,可为万世留名。接着又有文学大臣经英,魏裔介等一班人,奏请开设修书馆,召请海内文人,编撰康熙字典,子史精华,佩文韵府,经解,注疏。这一类的书,明珠的儿了纳兰容若,是有名的词曲家,常到修书馆去。见有才学并茂的人,便多送金银,请进府去,替他父亲做枪手。一时骚人墨客,济济盈廷,那时有一位云贵总督范承勋进京陛见。见皇帝和太子,镇日里吟哦咕哗,心中大不谓然。便上一本奏章,说本朝以马上得天下,子孙不宜弃置武功。康熙帝向来敬重范承勋,看了奏章,便传旨在畅春苑柳堤练习骑射。皇太子和胤祯,胤阊,胤等一班皇子,一一比射,又比各项兵器,内中要算胤祯本领最强。惟有皇太子胤却极文弱,马枪固然不高明,连那三箭也是一箭都射不中。后来在柳堤上赛马,太了依然落后。皇帝看了十分生气。把教太子武艺的师傅传来,当面训责一番。那师傅满面羞惭,就是太子也觉的脸上没有光彩。回到东宫召集许多师傅商议,内监乘间报告胤祯、胤等,在外面私立机关,练习拳棒的事体。太子更加惊惶。有一个师傅说,不如把西山喇嘛请来,学习符咒秘法,一面聘请四方勇士来传授十八般武艺。太子点头称是,照此办去,立刻在东宫里收拾起密室和围场来。天天跟着喇嘛僧和拳棒师,在里面练习。又打发人到江湖上探访那侠客武士,不惜重赀,请他进宫,早晚领教。因此,北京地面,那好汉愈聚愈多,常常在大街上吃酒闹事,地方官知道也不敢去管他。正在这个当儿,忽然卫妃死了,康熙帝固然异常悲痛,便是那卫光辉,也觉得凄凉。退出宫来,早晚和胤祯谋划陷害皇太子的计策。康熙帝自从死了卫妃,住在深宫,渐觉乏味虽有六宫三院,色笑承迎,但怎能及卫妃的万一。后来卫妃的棺木运出山海关外埋葬。皇帝不忘旧情,便借进谒福陵的名议,顺便送葬卫妃。葬礼既毕,皇帝也不愿回宫,下旨南巡。声言问民疾苦。又下旨命皇太子胤监国。自己带领文武大臣和王公贝勒,择吉起程出京。此次巡游,凡乘舆经过地方,传谕大小官吏,照常办事,勿办供应。违旨的便革职治罪。因此皇帝坐了几只平常民船,悄悄地一直开到五台山脚下。坐轿上山,到清凉寺停下寺里的主持,忙接驾进去。内监预备香烛,请皇帝拈香。皇帝拜过了佛,便问,久听得寺里有一位高僧现在何处。那主持回说,在最高峰茅舍里打坐。所有往来檀樾,他都不见。皇帝说道,朕必要去一见。吩咐侍卫内监一概留在寺中,独自一人,带着一个小沙弥领路,山路左盘右转,脚下七高八低,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上,把个皇帝累得气急汗流。大树下略歇一回,见危崖上一座茅舍,皇帝便慢慢地踱进去,有一个僮儿出来问话,皇帝也不答他但问那小沙弥,高僧住在哪间屋里,小沙弥便指着右面一间耳房,皇帝走进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