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周比利的建议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百八十章 周比利的建议 (第1/3页)

    周比利说完,脸上扭曲着。很难想象,历来都是不择手段的远东的大特务头子,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李明看了眼周比利,叹了口气,苦笑道:“可能是朱元璋小时候被贪官污吏害得很惨,所以他最是信不过官吏。就连交税也都是由当地的大乡绅征收以后再直接上报给县级官吏的。这个措施在朱重八的初衷是不给官吏经手揩油的机会,而乡绅们自己就是“民”,不属于官吏,可以借此举杜绝贪官污吏。

    官吏贪污还方便管理,但乡绅贪污那就是无迹可查。地方乡绅们为了结好官吏,攀亲、孝敬、入干股等等无所不用其极,仅仅的抱住官吏大腿,还拼命培养自己家族的读书人去参加科举当官。代表土地的乡绅和代表权力的官吏的勾结,最终形成了官吏和乡绅对土地产出的实际控制。

    乡绅们的孝敬能让文官们过得比皇帝好多了,而文官的保护可以让乡绅们在家乡当土皇帝,双方都是受益者。可是皇帝就倒霉了,根本收不到钱粮。派去调查的钦差要不就同流合污一起分好处,要不还没开口就被文官集体弹劾倒台,甚至莫名其妙暴毙。

    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出身,小农意识决定了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社会构建方式,他的几乎所有政策里都有着小农意识的影子。比如说卫所制度,原意就是屯田政策,军队自给自足,算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在军队构建上的奇葩构想。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屯田政策只适用于战时和紧急状态,和平时期的卫所制度*衰落的速度超乎想象。很快卫所将领成了地主,士兵成了农奴,卫所成了农庄。几乎完全失去了军事能力。而小农意识在大明财政制度上的错误,可能就是大明朝占据着全世界近半生产力。却活活穷死的原因。”

    听了李明的话,周比利点了点头,然后阴森森的说道:“如今大明风雨飘摇,早已病入膏盲,从上到下都烂掉了,就算是朱元璋再世也于事无补。就说山西八大汉奸晋商通奴这件事吧,陕西三边、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