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逐步深入(2)

    第二十一章 逐步深入(2) (第2/3页)

圈,这样才勉强使所有人都有座位、能坐下来开会。

    这样形式的座谈会,齐天翔已经组织召开了好几个,相对于这样人数的也有不少,似乎也就习惯了略显拥挤的场面。

    座谈会由宣传部副部长唐明主持,宣布会议开始之后,简单地介绍了与会的领导,特别是座谈会的重大意义之后,庄重地请齐天翔讲话。

    齐天翔微微笑着,再次环视了会议室内的人员,慢慢地开口道:“全市新闻领域的佼佼者济济一堂,知名记者、编辑,著名节目主持人,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可算是群贤毕至,陋室生辉啊!”

    齐天翔的话引发了一阵会心的微笑,等待会议室内平静之后,齐天翔缓缓地说:“宣传思想领域,应该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是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播主流价值观和群众诉求的重要桥梁,应该是我最先进行座谈的领域,但直到今天,才召集大家坐在一起,原因我就不细说了。说重要的总是放在最后的,我没有意见,因为好菜总是压轴的嘛!说我对新闻宣传领域的现实和现状不满,我也不持异议。还是那句话,不解释就等于什么都解释了。在此,我只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新闻应该怎么做,宣传应该怎么搞,想明白了这个问题,这个座谈会就有意义,否则任何高规格的会议,任何重要的讲话,都不过是一个瞬间的片段,存在都是多余,就不要说什么意义了。”

    谈笑间,齐天翔的话题严肃了起来,神情也变得严峻,甚至有些刻薄了,“刚才梁部长说到了新闻服务对象的问题,话没有说完,也没有说透,但意思我却听明白了,那就是不满和遗憾兼而有之的无奈,也就是我想让各位思考的问题之一,服务什么人的问题。”

    没容会议室里有所反应,齐天翔就接着说:“说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没有任何问题。党和政府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大政方略,需要报纸、电视、杂志、广播传递出去,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让广大民众知道并理解执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突出成就,一些先进的工作经验和作法,以及一些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典型经验,需要媒体广泛传播,达到推广学习的目的。这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做好是必须,也是必然,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做好了这些,是不是就可以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我看未必。”齐天翔的神情愈发严峻,语言也接近于尖刻,“做好了这些,只能说是尽职,说白了就是能够正常应用,与好和优秀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就像是留声机,只是能有远远不够,因为没有创新,没有更大功能的服务,总有淘汰的哪一天。请问,现在谁家还有留声机?谁家还在使用留声机?”

    “在现在多媒体时代,全媒体和自媒体蓬勃发展,网络、手机,各种传播工具都在传播着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观点,以及自身的诉求,单纯做好喉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这就是我们服务谁,怎么服务的问题。跟着领导转,领导的声音就是明天头版的新闻,就是今晚电视新闻的重点,这样的服务没问题,能够得到领导的满意,但长此以往,我们的工作与留声机何异,与录像机有什么区别,存在的意义何在?”齐天翔的话语变得沉重,似乎也在思考,但说出来的话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只唯上,不唯中,不唯下,传递的渠道就只能是单向的,没有活水之源的河流,总有枯竭的时候,总有被抛弃的命运。”齐天翔加快了语速,似乎这样才能与自己渐渐激动的情绪一致,“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就应该想到怎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怎么更好地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