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百年大计(13)

    第六百一十一章 百年大计(13) (第2/3页)

步,更限制的老区群众生活的改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很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和师资力量方面,欠缺更是很多,特别是在合乡并校的指导方针下,农村孩子受教育更加困难,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更少,可以说是在贫富差距扩大的同时,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在分化。”齐天翔神色变的严峻,凝重的神情望着同学们说:“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自然条件的因素之外,是不是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偏差?相对于现在的困苦,若干年前老区民众的困难程度更严重,却能爆出旺盛和无私的热情,却能甘愿牺牲地奉献,这种对比之下能够看出什么不同来,我想请同学们思考和比较。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农村空心化,农村教育空白化的问题和矛盾?”

    随着话题的沉重,很多学生都感觉到了齐天翔情绪的变化,而齐天翔提出的问题又非常的尖锐,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很多学生也清楚,这些问题虽然平时也有议论,可形成系统性的见解,并回答省长的问题,还是有些仓促。教室里一时陷入了冷寂之中,没有人回答齐天翔的提问,甚至连窃窃私语也停止了,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齐天翔的解说。

    齐天翔感觉到了教室里气氛的沉重,知道自己的问题提的过于严肃了,可却并不想轻描淡写地忽视过去,就缓和了一下口气,目光投向了田冬平所做的位置,温和地说:“看得出来,这个问题出了很多同学的思考范围,或者还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这好办,还是请田冬平同学来解答这个问题吧!他来自农村,又关注过农村的生存现状,应该有些言权了。”

    迎合着齐天翔的提议,教室里响起了一阵躁动,并伴随着一阵掌声响起,使得原本就有些紧张局促的田冬平,更是有些手足无措了。站起身来不安地看向齐天翔,随即又环视着周围的同学们,白净的脸上像是蒙上了一层红布,不住地扶着脸上的眼镜,好像是眼镜使他不舒服一样。这更引起了周边同学们善意的哄笑,也带来了他更加的慌乱,过了好久才渐渐恢复了平静,轻轻地咬着嘴唇,思考着该如何回答齐天翔的问题。

    “我来自华沂老区农村,从小就在大山深处长大,对农村贫困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可也时时感受着邻里乡亲互帮互助的融融乡情,小时候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也就是乡亲们的帮助才使我顺利地成长。”田冬平渐渐平静了下来,认真而充满感触地说着:“在我身上就充分体现出农村空心化的现实,我父母是最早一批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现在还在北京苦苦打拼着,我和弟弟从小就被放在了农村,是爷爷奶奶和乡亲们照顾下长大的。”

    说到自己熟知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