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 国难思良将

    一百五十一 国难思良将 (第2/3页)

,但也能够做到独挡一面,担任先锋官同样游刃有余,只可惜秦琼现在负责统率骑兵,也不能担任先锋职位。

    正所谓“逢山开路遇水填桥”,这个年代的道路可不像后世那样平坦,先锋部队除了首当其冲的与敌军开战之外,还需要扫平道路障碍,保证主力大军畅通无阻。因此很少有人派遣骑兵担任先锋,除非将来的主战场是平原,不需要考虑道路。

    既然岳飞、秦琼两员大将不能担任先锋,一脸虬髯的周泰义不容辞的站了出来,拍着胸脯道:“敢请陛下拨给五千精兵,周泰原作先锋,必然昼夜进军,前往解庐江之围!”

    刘辩扫了一眼其他的众武将,除了岳飞、秦琼、周泰之外,能够叫上名字的也就只有花荣、廖化、凌操、杨奉等寥寥几人,看来这先锋还真是非周泰莫属了!

    “武将还是不够用啊,乍一看人数是挺多,但分布到各郡之后,打仗的时候才发现又捉襟见肘了。”

    刘辩双目炯炯,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暗自思忖。

    此刻心中最大的感叹就是人才不够用,随着地盘的扩大,每一处地方都需要委派武将驻守,人才永远都不会有嫌多的时候!

    北海郡孤悬江北,陷于袁绍重兵围困之中,魏延、关胜、徐庶的组合能否稳稳守住,现在尚且是个未知数,肯定不能再从这里抽调武将。而甘宁、蒋钦既要对抗孙家,又要防御长江上游的黄祖,自然也不能抽调任何一个。

    至于南征的徐晃和林冲,甚至都没有给他们配备副将,要是再把主将抽回来,还不如直接撤兵,放弃南方这片不毛之地呢!刘辩当然不愿意,蚊子肉也是肉,把南方这片山区开发好了,把山越这些异族治理温顺了,再在江东扩增两个郡,增加几十万人口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杨再兴何时才能来投啊?”

    国难思良将,眼看着袁术在中原地区作威作福,气焰嚣张,而自己手下的武将却有些捉襟见肘,这让刘辩不由得思念起了登基之日抽到的南宋猛将杨再兴。

    “系统当时说杨再兴将在一月左右的时间前来投靠,掐指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为何现在还不来?若是杨再兴在此,无疑是先锋官的不二人选,可惜啊可惜!”

    刘辩在心里惋惜一声,随即收了有些纷乱的思绪,颔首道:“既然幼平自告奋勇,朕便拨给你一万精锐担任先锋,昼夜急行军,前往庐江解围。朕当亲自统率大军随后而至!”

    没想到皇帝一下子给了一万人马,这让周泰喜出望外,拍着胸脯道:“陛下如此器重,周泰必然身先士卒,誓解庐江之围!”

    周泰的武勇倒是够了,但智力却是不足,虽然比起许褚、典韦稍微强一些,没有那么冒失,但独当一面显然有些不够,因此刘辩打算再给他配上一名副将。

    “花荣,朕委任你为副先锋官,随同周幼平一道进军,速往解庐江之围,不得有误!”

    一身戎装的花荣出班领命:“末将遵旨,一路上必然悉心辅佐幼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