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二 科技革命

    二百八十二 科技革命 (第2/3页)

    距离卢植的大葬之期还有七八天的时间,因为刘辩的诏令,东汉朝廷下辖的各个兵团暂时偃旗息鼓,停止了军事进攻,待卢植下葬之后再各自根据形势选择军事行动。

    军事上的暂时静止,让传入金陵的奏章减少了四分之三,刘辩也难得的可以放松一下身心,在修身养性的同时更多的在考虑如何提升国力?

    “招江南屯田使徐光启来见朕!”静下心来的时候,刘辩首先想到了徐光启。

    在这位科技全才的治理下,仅仅只是一年多的时间,江南的农业已经有了大幅的发展。这一年来,徐光启带着随从由鄱阳到会稽再到建业,一直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在他的指导下,江东各郡的百姓都因地制宜,最大可能的把土地利用起来。该种植水稻的地方播种水稻,该种植谷子的地方播种谷子,不能种植稻谷的地方则种植棉花或者是小麦,再不行则种植蔬菜,反正不让任何一块土地闲置荒芜。

    这一年的时间下来,徐光启几乎走遍了江南六郡下辖的一百多座县城,让江南大地变得沃野千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在充分利用旧耕地的同时,新开垦的土地在阳光的照射下也焕发了生机,整个江南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站在新修建的金陵城墙上,举目远眺,大好河山如画。

    刘辩忍不住赞叹道:“有徐光启的存在,这一年下来,至少能让整个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提高三十万石到五十万石吧?文官虽未上沙场,但功绩却同样不可抹去!”

    刘辩回到乾阳宫的时候,徐光启已经在含元殿应诏等候。

    先是臣子施礼,接着是皇帝褒奖一番,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礼节。待这些完成之后,刘辩就直奔主题:“去年朕委托你研究的活版印刷术成功了么?”

    徐光启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由您创造的活版印刷已经在今年五月份制成,目前臣手下的工匠已经刻制了十套活版模具。因为陛下远征青州,而臣又忙于农事,所以便封存了起来,不敢擅自妄动。”

    “呵呵……应该说是徐卿制造的吧,你谦虚了!”刘辩对于徐光启的不居功自傲很是满意,和颜悦色的笑道。

    徐光启躬身道:“臣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整个设计思路都是陛下构思好之后告诉微臣的。臣只是代劳而已,真正发明创造的人是陛下您,微臣岂敢居功!”

    既然徐光启都这么说了,刘辩也就不再推辞客套。若是两千年之后的历史课本上出现了刘辩的名字,在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后面再加上一个发明家,这也是极好的。

    “朕准备设立一个印书局印刷书籍,售卖给百姓,一来可以改善朝廷紧张的财政,二来可以推广知识,提高生产力。”刘辩目光如水,把自己的构思缓缓对徐光启道来。

    自从八十年前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到现在造纸技术已经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