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四百五十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第2/3页)

    两个少女也不哭也不闹,乖乖的跟着亲兵下去犒劳常遇春的兄弟去了,即便又哭又闹也是白哭白闹。有了常遇春最后的一句话,想来这两个不幸的女子在这个夜晚不会太悲惨。

    赵匡胤府邸,灯火辉煌。

    院墙外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围了个水泄不通,严防走漏了风声。

    密室之内,赵匡胤端坐在中央,跳跃的烛光照耀的他的脸颊神秘莫测,透着一丝狡黠与奸诈,与平日里的的忠厚老实大相径庭。

    此刻站在赵匡胤两边的分别是三十岁上下,白白净净,一身文士打扮的赵普;以及三十七八岁,身高八尺,一脸虬髯,面貌剽悍,背挂双鞭的呼延赞。

    当然,密室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呼延赞后面的少年,大约十七八岁的年纪,生的身高接近九尺,浓眉大眼,虎背熊腰,黝黑的脸庞透着自信与刚毅。

    要问这少年是谁,答案就是呼延赞的曾孙呼延庆,擅使一对一百六十斤的虎头紫金锤,两臂有千斤之力,一身武艺万夫难当。在呼延赞爆表出世的时候,被随机带出,植入身份变成了呼延赞的儿子。

    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走进来的正是去试探常遇春的赵光义,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二爷,怎么样?那常遇春什么态度?”赵普陪着笑脸,询问道。

    赵光义忿忿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满脸郁闷:“女人留下了,面都没让我见到!我算是明白了,怪不得这常扒皮人缘这么差,原来真不是东西!依我看……”

    “杀掉算了!”

    赵光义将茶水一饮而尽,阴恻恻的吐出了四个字。

    “我去!”

    少年气盛的呼延庆答应一声,就要向外走,“先杀常遇春,再杀张郃!”

    一直被排挤,从来没有受到重用,再加上自身的野心,让赵匡胤一直在寻找着反叛的机会,暗中培养着自己的势力。而族人赵普加入麾下,又结识了猛将呼延赞,而且呼延赞还有一个更勇猛的儿子呼延庆,这让赵匡胤的野心空前高涨。

    就在这时候,常遇春事件的发生更让赵匡胤等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主将太史慈被调走,常遇春还没来赴任,武关的兵权由自己暂时掌控,这让赵匡胤兴奋的连续好几个晚上不能入睡。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此时不反,更待何时?”赵匡胤在心底吐出了十六个字。

    自己加入天子麾下比太史慈还要早,为什么一直得不到重用?天子不喜欢自己,李靖压制自己,岳飞也不待见。别人都跑到前线去刷战功,抢人头,而自己却只能在武关这里看大门,这让赵匡胤的“反志”更加坚决。

    在太史慈离开武关之后,赵匡胤就将自己的谋反计划付诸行动,秘密派遣使者联络韩遂、马腾;甚至还联络了杨素、朱元璋、吕布。为的就是带着武关的三万守军,万无一失的穿过西汉的地盘,潜逃到凉州,逃出生天。而赵普的到来更是让赵匡胤多了一臂之力,将行动策划的更加完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