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一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一千一百四十一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第2/3页)

 大雪过后,一场寒流不期而至,天寒地冻,积雪迟迟无法融化。

    焦虑的赵匡胤与常遇春只能继续在江油等待天气转暖,同时派遣了斥候冒着积雪向北联络据守天水的张鲁、呼延赞等人,请求二人出兵接应。

    被困在江油将近半月之后,寒流方才退去,天气转暖,积雪融化了大部分,已经能够继续行军。赵匡胤便与常遇春率军离开江油,全力北上,孙武则率领着赵云、黄忠、虞子期、吴懿等人,督促着五万汉军衔尾追赶。

    皑皑白雪之中,两支队伍顶着凛冽的北风,相隔着一百五十里的路程,逶迤向北。一支拼命逃窜,一支全力追赶,在巴蜀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犹如两条长龙,汉军一时间追不上赵匡胤,但赵匡胤率领的队伍也无法甩开汉军。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追逐之后,赵匡胤与常遇春终于翻过阴平的崇山峻岭,进入了相对平坦的武都郡境内,向东距离汉中已经只剩下三百里路程。

    就在这时,斥候送来了不利的情报,说是徐晃率领了傅友德、张宪等人提兵六万,占据了马鸣阁,挡住了大军向东进入汉中的道路。

    如果赵匡胤继续率兵向东,短时间之内无法突破徐晃的阻截,被孙武从后面追上之后,将会陷入前后夹攻的绝境。

    军师赵普听完斥候的禀报,立即做出了冷静的分析:“那徐晃乃是汉军中屈指可数的大将,戎马多年,通晓兵法,如今又占据了马鸣阁的地利,短时间内怕是无法通过。看来我等与汉中无缘,为了稳妥起见,只能放弃汉中,向北撤回天水、广魏了!”

    汉中能保则保,不能保则弃守,手里的五万兵马已经是赵匡胤最后的资本,自然不会轻易冒险,当即遵照赵普的建议,下令全军调头向西北方向进军,准备由羌道、临洮一路撤退,摆脱汉军的前后夹击。

    赵匡胤有赵普帮着出谋划策,而徐晃也有法正和张松两位参谋。而且张松与法正熟悉巴蜀的地形,堪称了如指掌,得知赵匡胤向羌道方向逃窜之后,立即建议徐晃向北走河池拦截赵匡胤。

    于是在呼啸的寒风之中,三支队伍展开了追逐,徐晃在前面堵,赵匡胤在中间逃,孙武在后面追。

    绕了一个月的圈子之后,汉军终于在正月底把赵匡胤的四万多人马包围在了狄道境内,迫使的赵匡胤、常遇春率部进入狄道,据城死守。十一万汉军迅速的兵临城下,把狄道围了个水泄不通。

    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