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二 枭雄之泪

    一千一百七十二 枭雄之泪 (第2/3页)

,在荆嗣、曹纯等武将的拱卫下坐镇中军,郭子仪则与贾复、典韦、许褚三大猛将殿后,排着浩浩荡荡的队形,一路逶迤向北而去。

    “陛下,寿春乃是淮南要塞,不如将百姓全部迁徙到河北,放火烧城,如此则这座中原重镇将不复存在。”在催马出城之时,范增在马上向曹操提出了一条恶毒的建议。

    荀攸马上反驳:“不可,不可,万万不可!自古以来争天下者,民心为重,城池为轻!曹彰世子在青州屠了漯阴,已经造成了百姓的仇视心理,让陛下背上了屠夫的骂名,倘若再如此对待寿春的百姓,只怕民心尽失,此举万万不可行!”

    范增在马上哼了一声:“荀公达,你这是迂腐之见,争霸天下,百姓不过是棋子,强者为王,只要实力足够,由不得百姓不俯首称臣。将寿春完好无损的还给东汉,其一这座军事重镇日后依然会成为拱卫江东的门户,其二寿春城内的六七万百姓也将会为东汉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陛下,范丞相所言,荀攸不敢苟同!”荀攸情急之下翻身下马,跪在曹操面前苦谏,“城池丢了可以夺回来,民心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烧一座寿春容易,可陛下丢失的将是整个天下的民心!”

    听了荀攸和范增的争辩,曹操思忖片刻做了最终的决定:“荀公达所言有理,朕不能为了区区一个寿春丢失整个天下的民心。传朕命令,全军向北急行,不得侵犯寿春百姓,违令者斩!”

    有了曹操的命令,寿春得以保全,被曹军控制了大半年的寿春终于重归东汉的怀抱,次日清晨诸葛亮大军兵临城下,命陈宫暂时署理淮南太守,出榜安顿寿春的百姓。

    “左将军,曹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后退的十分匆忙,请派遣骑兵追袭,恭愿为前部!”尉迟恭望着曹军留下的车辙痕迹,提议派轻骑追赶。

    行事慎重的诸葛亮却摇头拒绝:“曹操用兵多年,虽退不乱。贾覆、典韦、许褚等人更是勇冠三军,曹操此番撤退必然做了准备,轻骑追赶反而会陷入以少打多的不利局面,目前我军已经稳占优势,断不可轻易犯险。只要稳扎稳打的用兵,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扫平中原,渡过黄河只是迟早的事情!”

    薛仁贵虽然也赞成尉迟恭派轻骑追袭的建议,但奈何主将诸葛亮态度坚决的反对,众将只好放弃了急袭的打算,留下陈宫治理寿春,大军逶迤向北,以集团军的形式浩浩荡荡的向北追袭。诸葛亮同时命韩世忠率领水师离开芍波湖,顺着颍水北上攻占陈郡。

    郭子仪按照曹操的吩咐,与贾复、典韦、许褚三将轮流殿后设伏,意欲打诸葛亮一个伏击,左等右等不见汉军急袭,只能悻悻的放弃伏兵,追随着曹操大军向谯郡撤退。

    曹军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向北撤退,到了第三天晌午,已经抵达了谯郡境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