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 兵仙登场

    一千三百八十 兵仙登场 (第2/3页)

东汉,但在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又相继吞并了辽东、东北以及幽州大部,冀州东部之后已经成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帝国。

    论人口,朝鲜半岛本土超过了三百万,辽东一百二十万,整个东北地区三十万人;幽州一百三十万,冀州东部六十万,整个大唐帝国的人口超过了六百万。

    论兵力,李唐的正规军与预备役超过了五十万,武将拥有金弹子、渊盖苏文、史敬思、李嗣源、李嗣业、王伯当、李光弼、毛文龙、袁崇焕等一批勇冠三军的悍将,尤其还拥有逆天的战神李元霸,军事实力比起鼎盛时期的曹魏也并不逊色多少。

    而在统帅方面,李世民拥有李绩和李牧这对表现出色的帅才,而且又是李氏宗族;即便对抗大汉的旗帜人物李靖,“李氏双雄”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比起曹操的宗族将领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就像夏侯惇,在沛县中了徐达的埋伏,把性命丢在了徐州。还有那夏侯渊,带着五万人去许昌接收城池,丢了性命不说还导致全军覆没,把夏鲁奇、单雄信、韩擒虎等大将全部折了进去。

    夏侯惇、夏侯渊的对手还只是徐达、薛仁贵、诸葛亮这些东汉第二档的帅才,如果遇上了李靖、岳飞、吴启这三位东汉最顶级的帅才,怕是将会被爆的渣都不剩。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纵向比较,就能看出“李氏双雄”取得的战绩多么难能可贵。

    面对刘汉首屈一指的统帅,李牧和李绩对抗了将近三年,虽然没有取得重大胜利,但也没犯下错误,把战线步步逼近,终于从幽州推进到了青州。

    这就是李氏双雄的可贵之处,如果把李绩和李牧与夏侯兄弟互换一下位置,也许曹操现在的处境也就不会这么艰难,也许中原大战也就不会输得这么惨烈。

    既然李绩与李牧如此优秀,又在李唐拥有足够的声望,李世民没有任何理由直接把韩信擢升到和二人并肩的高度。

    而且除了二李之外,李世民手下还有两个优秀的帅才,一个是掌管水师的李舜臣,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所以才让兵力处在劣势的唐国水师面对汉军水师不落下风。

    另外一个就是由李牧挖掘并举荐的鲜卑人冒顿,名字音译成汉字之后叫做“魔都”。因为他展现出了超人一筹的统率骑兵才能,李世民干脆直接赐名“冒顿”,认为他的能力可以与匈奴历史上最杰出的首领一争长短。

    手下拥有这四位出色的统帅,注定了李世民不能一下子把韩信拔的太高,否则不仅这四人不服,只怕整个李唐的文武不服,李唐的五十万将士也会不服!

    他韩信凭什么一来就登坛拜将?就凭他的名字叫韩信么?

    所以,纵然李世民对韩信欣赏有加,却也只能循序渐进,为韩信创造机会,让他多捞一些功绩,慢慢的积累向上爬的资本。

    由李世民亲自统率,屯驻在整个北海郡境内的唐军达到了十五万,李世民思前想后,分给了韩信五万兵马,命司羿与李嗣源在他麾下听令。

    这样的任命已经是破格提拔,恩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