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双刃剑

    第九章 双刃剑 (第2/3页)

   虽然“伊泽仑的英雄”本人对局势有着非常冷静而客观的看法。但是如此令人喜出望外的战果却让最谨慎小心的人都躁动不已。一场战役的胜利被渲染成了对整个银河帝国的决定性胜利,似乎从伊泽仑到奥丁的遥远星途,已经门户大开,等待着勇猛的同盟舰队进入了。而在银河帝国****之下呻吟的帝国民众们,仿佛也正翘首以待解放军的早日降临。

    虚幻的假相虽然甜美得让人沉醉,但那终究不是事实。自由行星同盟自身并没有攻陷伊泽仑那样的实力,至少没有无血夺取要塞那种程度的实力。这次的取胜,是依靠了杨威利个人的奇策。杨巧妙的利用了双方多次攻防之后形成的思维定式,准确的抓住了帝国军的要害从而出奇制胜。但是要灭亡银河帝国,单靠这样的奇策甚至完全指望杨的再次奇迹无疑是不现实的。杨自己也承认,取得如此的战果,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比例。之所以采取如此的战法,并非是他愿意,乃是因为别无他法。所以只能如此的赌了,然后赌赢了。令人冒汗的豪赌结果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身处赌局中的杨却是如同从地狱走了一趟。虽然在多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和妥善的安排,但这些脆弱的链接只需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全盘崩溃,得到悲惨的收场。只是杨也做了最坏的准备,虽然被要塞炮和帝国军驻留舰队夹在中间,兵力也只有对方的一半左右,如果敌人发动猛攻,支撑一段时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算奇袭要塞的蔷薇骑士联队失手,他也可以找到空隙逃走,而不至于被敌人赶进要塞炮的射程,悲惨的成为雷神之锤的祭品。当然,如此一来,蔷薇骑士联队就不免全军覆没。但是,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先寇布在接过命令的时候就知道自己面临的风险有多高,当然也做了相应的心里准备。即使是分派任务给他的杨,同样可能会在撤退的途中被敌舰击中进而送命的。第十三舰队没有人能在这场赌局里悠闲的置身事外。

    万幸的是,杨威利赌赢了。可是辛达期望的会随着这场胜利到来的短暂和平却好像正在远去。

    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伊泽仑要塞,像一剂甜美的毒药,让整个同盟都为之癫狂。过小的代价,和巨大的胜利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很容易的联想到,如果投入更多的代价,想必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吧。至于这样推理是不是合乎逻辑,会不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就不是一般市民关心的话题了。

    而现在的自由行星同盟拥有进一步增加赌注的实力,除去只有正常舰队一半规模的第十三舰队和上次亚斯提会战损失3成多的第二舰队,同盟宇宙舰队还拥有9支整编舰队的庞大战力。对于现在业已落入同盟军之手的伊泽仑要塞,是用作缔结和约的有利条件以迫使银河帝国回到谈判桌,还是作为进攻银河帝国的桥头堡?情绪激昂的同盟民众似乎更倾向于后者。辛达不得不承认,之前只是考虑了得到伊泽仑之后可以很大程度的利于前者,却忽视了后者实现的可能性。诚然,从他的角度看,此时进攻银河帝国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可惜,他说了不算。给杨威利布置了如此艰难任务的席特雷本部长说了也不算。在这民主自由的国度里,民众选举的政府说了才算。

    现任同盟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几年来,自由行星同盟国内的经济萧条,失业率不断上升,军费开支逐年攀升,各项福利却逐年削减,公共管理事务中,大量的老人和新手使得办事效率低下,事故频发。

    现在距离换届选举还有半年多的时间。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民众支持率似乎非常困难。经济恢复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实现的。社会福利的增加也需要足够的预算来开支。欠缺的熟练劳动力也不能一夜之间变出来。现行的吏治改革更是几乎无从谈起。不过,这些不肯就此走下政治舞台的民主政府的官员们现在看到了一剂救心丸。历来,对外战争都是缓解国内压力的好办法。前线激烈的战事会分散民众的注意力,而媒体对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