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新的架构(二十)

    第六百三十四章 新的架构(二十) (第3/3页)

情,作为后辈,我们无可厚非,也不会去否定他们的功绩。但在认识到问题之后,我们就应该着手解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已经错过了最事半功倍的时候,在50年代也许大体上传檄而定的事情,我们却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身份证上改成中华民族,不难。改成中华民族,有着怎样利益和要求?这就和价值导向的三点论述相匹配了——今后,法理上的中华民族,将不再仅仅是新中国诸多民族的统称,更将代表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意味着先进。考虑到很多政策在落实中的幺蛾子,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能让这项改革在地方基层的执行中被搞成一种任务,而是要让人们觉得这是一种荣誉,一种肯定,一种利益,是一种具有一定稀缺性的奢侈品。我们可以规定,1970年之后出生的人,要成为党员,首先需要身份证上是中华民族,申请选择成为中华民族的人,在高考中,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加分,在各种选拔中,也将具有优先性。对于1950年之后出生的人,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优先性。对于建国前出生的人,就只需要进行概念上的宣传,不必做政策性的导向规定了,当然,如果有人出于价值观的认同而非利益的驱使希望改成中华民族,我们也持欢迎的原则。”

    “既然在身份证上改成中华民族会有诸多好处,自然,就应该有相应的要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实体,书同文、话同音,是显然的基本要求。所以,语文水平和普通话水平,是必要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了解民族历史,也是理所当然。所以,历史水平,也是必要的要求。像这样的许多细节的要求,计较起来,可以说很多,但考虑到落实的成本和难度,我们只能简单粗暴一点儿:从明年,或者后年开始,把普通话水平的考试纳入高中毕业考试之中,并且允许没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申请参加每年的高中毕业统考,同时加大高中毕业考试的难度。在高中毕业考试中各科都及格并且总分到达一定程度的人,将具备申请改为中华民族的资格。这样的要求,对1970年之后出生的人具有普遍性,对于1950年-1970年之间出生的人,也可以这么承认,但即使没有通过改革之后的考试,但只要成为过县级及以上先进工作者,或者立过个人三等功,也将具备申请资格。而对于建国前出生的人,我们都没有利益相关的政策,自然也不必设置申请的门槛了。”

    “这些,是我们现在可以做的。而在将来,随着不断的发展,对于更晚出生的人,我们将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那,就不是我们今天具体说的了。”

    “身份证上的民族选择,是这个时代价值导向的一种具体的基础改革。而具体到教育领域,我们则可以在方向一致的原则上,配套更为具体的措施。”

    一口气说到这儿,毕文谦不禁联想起了上辈子的许多见闻,又露出了微妙的笑容。

    为了高考改户口本儿什么的,人民群众用脚投票什么的,“历史”上上演过,在这条世界线,也可以换一个方向,再上演一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