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90后来到80后

    第一章 90后来到80后 (第2/3页)

坏,但绝对算不上好,加上家里谈不上富裕,最终,毕文谦成了植物人。

    这一睡,就是将近三年。毕文谦的母亲为了家计,早出晚归甚至不在家是常事,但爷爷却将毕文谦接回了家,每天照顾护理之余,就是在他身边拉二胡给他听。

    或许,在爷爷的心里,毕文谦就是真真的命根子了吧……

    精诚所至,毕文谦醒了。

    可是,醒来的毕文谦,身体所承载的,却是另一个人了。

    一个生长于90年代中国的人,真真的90后。

    在原本的生命里,他也姓毕,但名叫毕云诗,他也不是江城人,而是在京城土生土长。他有一个生活无忧的家,他是一个学霸。

    好吧,这个学霸也许在货比货时属于就得扔的成色,但至少他在高中时的实力,在京城的常规分数线范围,进一所正而八经的985学校却是绰绰有余。只是,自古无忧之人多作死,毕云诗爱上了音乐……确切地说,是瞧上了一个音乐范儿的妹子。

    于是,突然有了人生目标的毕云诗义无返顾地要上音专——没错,在做这个决定的刹那,他连九大音乐学院的说法都不曾听说。虽然他在变声期时,在各种体育场合作死嚎叫,把嗓子喊废了,但音乐的道路又不只有唱歌嘛!

    幸运的是,他不是独子,家里也由随他折腾,只和他约法三章——要搞音乐,就要去科班,要进正规的音乐学院;考试要凭实力进去,家里不会贴钱让他搞旁听的门路;无论将来发展如何,五毒里的三毒决不能沾。

    目标是目标,现实是现实。没有多少基础,也不是绝世天才,毕云诗理所当然地没能考进音乐学院。但他之所以能多少算个学霸,锲而不舍的劲头却是有的。一年时间,从头开始,他竟然真的考上了音乐学院!

    只不过,他考上的,既不是中央音乐学院,也不是中国音乐学院,一个京城人,不得不去了川音。

    这本是一个不算逆天,但绝不算坏的轨迹。但在川音求学不到半年,毕云诗从那个“带领”他走上音乐道路的妹子身上,见识了有一种生物叫骨肉皮。

    说好的一辈子一起享受音乐呢?说好的我写歌,你来唱呢?

    那一夜,毕云诗在琴房弹到被关门的大爷撵走。他突然发现,音乐,很容易收获爱情,却似乎拦不了它无孔不出的奔向另一篇乐章。

    想明白了却想不通的毕云诗在琴房麻木地练琴,直到一个老头儿听出他的琴音不对。

    “钢琴,不是这么弹的。”

    老头儿不是什么传说中的扫地僧,而是毕云诗的众多老师里的一个。

    音乐如人生,是有喜怒哀乐的,琴键带出的旋律能够引人生情,自然是高超,但人生不是一种情绪充当永远的主角,一个人的音乐不能只弹出一种感情。

    老头儿的教诲起初并不让毕云诗信服,他一首首列举着自己从小到大所听过的歌曲,****柔肠,无不伤心欲绝。

    “流行歌,也不只是男欢女爱。”老头儿的口吻依旧坚定,但又叹起气来,“孩子,你是没有生在以前。以前,我们唱过听过的歌,远不止你提的那些来来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