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渡灯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三章 渡灯 (第1/3页)

    什么是渡灯呢?渡灯并不常用,而且是近几十年才流行起来的,主要是用在城里的丧事上。别以为白事知宾都是一群只遵循古制的人,丧礼时候所遵循的礼节,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变化的。

    最近几十年,因为城里高楼大厦,即便在楼下搭了灵棚,死者的灵魂还得穿过楼道、上楼,直到回到自己家。这一段路上,因为拐角太多,灵棚和堂屋里的灯是照不到这边的,所以在楼道里还要放一盏渡灯。

    渡灯的制作很简单,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物里捡一根棉线,搓成油灯线就成了。倘若死者家在二楼以上的话,渡灯得放在楼梯口,边上放一个铁盆,时不时还得在铁盆里烧点纸钱。

    隔壁栋那户人家的丧礼看上去办得有模有样,但是细节方面就做的很不到位了,看样子应该不是专业人士做的。

    不过奶奶也有些吃不准,因为渡灯是最近几十年在城里才流行起来的,办丧事的那个人不知道情有可原。

    其实想要成为一个白事知宾非常困,也不是说想当就能当的,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三观一定要正,因为白事知宾想要害人实在太容易了,丧礼上故意错一点都够让人喝一壶的;

    第二,要学的东西很多,像《礼记》中的《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都是要专攻的部分,而且不仅这部分,其他部分也要熟读。但更难的还在,除了《礼记》之外的儒家十三经这你也得有所涉猎。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得根据当地习俗进行丧礼。

    与其说白事知宾是主持丧礼的主持人,不如说他们是研究民俗的学者更为恰当。更不用说白事知宾还得学习书法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都没有耐心读完这么多书,再加上有时候传女不传男,所以这门行业基本快断绝了。

    能当得起白事知宾这个名号的人,都是经过多年学习,跟着老一辈日积月累参加丧礼才能换来的。

    奶奶并没有准备管十三栋那户人家的事儿,虽然整个丧礼有许多小细节不合格,但整体来说还符合当地风俗。

    丧礼为什么一般都是要尊重当地风俗呢?

    比方说,一个土生土长的汉人,死了之后你学蒙古族、藏族等少数名族给他搞天葬,这能成么?倘若真这样做了,死者不闹才怪。

    所以对于白事知宾来说,无论举办什么丧礼,尊重当地习俗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我被奶奶遮着眼睛过了隔壁家的灵棚,进到楼内,奶奶才舒了一口气带我上楼。

    老人家在农村活了半辈子,突然搬到城里来,适应了这么久,依然觉得楼梯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每次她都要愣半天,才眯着眼小心翼翼往上踩,战战兢兢生怕一脚踩错了。其实我们家住的也不高,在四楼。

    我看着奶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