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未雨绸缪

    第十一章 未雨绸缪 (第2/3页)

    “呃……”

    愣了一愣之后,中年白人不解的问道:“先生,我能问一下它们将来是要做什么用的吗?您知道,知道了用处我才能更好的安排。

    深吸了一口气,约翰点了点头沉声道:“我打算建两所学校,一所中学,一所大学。”

    “学校?!”

    听到这个答案之后,中年白人又一次的惊叫了起来……

    ……

    “……约翰,你不会是要在上海建分校吧?”

    收到下属报上来的消息之后,老亨特拉尔把外孙你给叫了过去,分外不解的问道:“在上海购置那么一大片土地,还要盖那么多房子……孩子,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或许,您可以看做对未来的投资!”

    耸了耸肩,约翰随口回答道。

    这个回答让老亨特拉尔越发的迷惑了,他皱着眉头低声道:“投资?未来?你的意思是未来上海的地价会大涨?可是,清国不是刚刚在战争中失利吗?“

    “地价?”

    闻言微微一怔之后,约翰随即哑然失笑道:“外公,我说的投资未来和地价没有关系!”

    眼见外公神情似乎有些不悦,约翰赶忙坐过去一些,耐心的解释道:“外公,虽然清国新败,而且要赔一大笔钱给日本人,但是那个国家毕竟太庞大了,这一点没有谁比我更清楚了……”

    绞尽脑汁,约翰用自己那点儿可怜的历史知识糊弄着自己的外公。

    建学校这种事儿就不用多说了,约翰纯粹就是为了给中国培养人才,虽然近几年没有招生的计划,但是提前买好地皮,然后慢慢的开始筹划建造,就省的到时候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

    至于说建住宅的话,就是给将来派去上海的教师们准备的。

    历史上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校以教会学校居多,多数都是为了传教,但是也有少部分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筹办的协和医学院,主要目的是为了慈善。但是无论何种目的,办学校都是要花钱的,而且开销相当的大!除了地皮、楼房等硬件设施之外,师资力量同样非常重要。这个时代的中国极度缺乏本土的人才,所以基本上所有教师都要从外引进,比如说协和医学院的教师们,都是洛克菲勒用高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