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岛上一处小楼立
第五百九十四章 岛上一处小楼立 (第2/3页)
是情非得已、情不自禁,如果用一句歌词来哼唱的话,那就是,“叫我怎能不模仿?”
站在现在的高度,以方天现在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一个很明显的发展线条,一是应合需要,二是“养眼”。
是的,前世方天来的那个时代,各式家居日用小工具,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已经越来越向着“养眼”的方向发展了。
东西好不好卖,许多时候已经不取决于“好不好用”,因为这已经是基本必要条件,不满足这一点的,根本都不必出来晃。而出来晃的那些,拼的,就是“谁更养眼”。
谁更好看。
色彩、质地、造型。
不止是家居日用。
就如外面道路上的垃圾筒,如果一条公路上的几十或者百十个垃圾筒,造型分别是奇形怪状的各式人物,比如伸着舌头的爱因斯坦啥啥的,又或者弄上世界一百种最特色动物什么的,总之此类造型的……
这种垃圾筒,必然比传统的平凡无奇的垃圾筒更“适用”,因为同样是垃圾筒,它有着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一、本职,装垃圾,在这一点上,它并不会逊色于传统垃圾筒分毫。
二、副职,普及各种百科式文化,而且完全可以在普及的过程中,通过种种夸张造型,创造新奇及喜感。
三、兼职,城市道路导向,一个城市,道路交错,什么上海路南京路,又什么中兴路民主路,让人头晕。如果仅仅依靠随便一条路边的随便一个垃圾筒,不用路标,不用指示牌,不用GPS,就可以明确你在哪一条路上,“让垃圾筒成为道路的标识和名片”。
这样的垃圾筒,是不是更优秀?
是以,“做好本职,身兼多职”,是各种生活工具的未来必然发展方向。
而这个发展趋势的第一步,就是养眼、好看。
未来的炎黄城垃圾筒,方天是必然会如此设置的。
甚至于更进一步,还可以把各种对炎黄城有贡献的人士肖像造型给搬到垃圾筒上,让这样的一件事,“在这个城市中拥有一个属于我的垃圾筒”,成为许多人的期待。
不妨设想一下这个场面,某个聚会上,某甲乙两知名人士,争论谁更知名,不分上下,这时,甲忽然问:“你被垃圾筒了吗?”
炎黄城在,你便在。
你的烙印,永不磨灭。
千千万万人。天天都会看到你。
这就是最为寻常的垃圾筒可以起到的作用。
把这个城市的垃圾筒串起来,就是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就是这个城市的现在未来,就是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
即使未来有一天。这个城市不在了,“垃圾筒的故事”,也会久远地存留在吟游诗人的传说之中。
会有无数人,在传说中,探究那一个个垃圾筒背后的故事。
话说。未来的炎黄城众,有多少人可以抵挡这样的诱惑?
这不,如此这般地惠而不费,什么荣誉感,什么归属感,什么群体奋斗力量,就全都有了。
再设想,未来某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抖抖索索地摊开一本笔记本。然后颤颤巍巍地在上面写道:“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