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谁是谁贵人

    第380章 谁是谁贵人 (第2/3页)

带来厄运,所以一旦参与争抢,便已经失去了拥有的资格……”

    “王权的核心是为天下造福,所以王位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德固然重要,但治理国家的能力更加重要,否则天下苍生连生计都保障不了,又哪里来的安宁?德,是吃好饭的保证;能,却是吃到饭的保证。”、“时间过去整整二十二年,你看咱们的大明直追盛唐,是何等的强大,永乐盛世必将光照千秋!”、“征帆江湖,弘扬道义。好!道义是德,弘扬是能,这与我先前所说‘通好万邦,不辱使命。’虽然一个站在江湖的立场,一个站在朝廷的立场,却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正是这一句句肺腑之言,让我明白很多事理,也更加坚定“征帆江湖,弘扬道义”的初衷。

    在古里国海岸的“永示万世”碑前,郑总兵向我和乔琳说起立碑的过程,使我知道他的身世和几番下西洋的艰辛。在我杀了陈雄后,他叹道,“当年他的叔叔陈祖义被杀后,‘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希望陈雄的死,也能让这片大海清静几年……”愈加理解他“通好万邦,不辱使命”背后的艰辛与沧桑。

    在阿丹国,郑总兵在听侯显说永乐皇帝自打三殿失火后,经常睡不好觉,咳嗽得厉害,他的眼中忧色更甚,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担忧皇帝积劳成疾,命令道,“事不宜迟,明天上午船队就赶往木骨都束,会合后,全速赶回大明!”

    看着郑总后因为长年操劳,魁梧的身子已微微驼背,带着二百多艘船、二万七千多人,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实质上却担负着维护通好万邦、稳定南疆和呼应北伐的艰巨任务!当初在长乐,他曾对我说,“不瞒将军说,我在南京临行前,曾经拜访一位高僧,他告诉我,此番出海困难颇多,所幸有贵人相助,历尽劫数成就圆满。所以昨晚我和将军分手后,又想起这件事,看来,王将军或许就是我此行的贵人。”

    回顾这一路上的经历,在他的身上不仅学到了什么才是“忠孝仁义”,还让我明白了事理,坚定了信念,事实上,郑总兵才是我的贵人!

    白衣青年眼含热泪,起身将水酒倒在碑前,又在墓旁挖出一个小洞,打开锦囊,倒出其中的杂色泥土。愣了片刻,又仔细拜读起碑文:“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恒保护赒给,未尝有倦容。

    “以故,乡党靡不称公为长者。娶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宗坟茔祭扫追荐,至十二月吉日回还。记耳。”

    白衣青年暗道:此碑是十年前所立,郑总兵在家原来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