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以利诱之

    162 以利诱之 (第2/3页)

垒,只能先找机会恶心恶心他们,顺便施加些压力,寻求利益交换的可能性。

    而且压力还不能太大,一旦让朝臣们感觉到惶惶不可终日,那就等于帮他们把政见不同的派系全整合到了一起,拧成一股绳先和皇帝斗。

    “……是臣有些心急了,然朝廷大事任由村野匹夫随意指手画脚,此举不合礼制。”

    这一连串反问让温纯顿时语塞,迟疑片刻不得不率先告罪。但依旧不肯罢休,哪怕拉着《东林旬讲》一起完蛋,也要把《半月谈》拖下水。

    如此决绝并不是他自己的决定,而是整个东林派系的共识。只要能找到借口查办马经纶,就可以顺藤摸瓜把李贽也牵扯进去。谁陷入这潭臭水也得掉层皮,无论皇帝如何回护,至少两广总督是干不下去了。

    要问为啥这么恨李贽,除了学术上的分歧之外主要还是利益纠葛。这位两广总督上任还不到一年,就把小半个广东搞得乌烟瘴气。

    李贽上任的时候先回了趟老家,然后直接把皇家榨糖厂连人带设备完完整整搬到了肇庆,更名为雪花,一边建设一边投产一边大肆收购当地的甘蔗,但刚开始并不顺利。

    广东本地的榨糖作坊在技术、设备方面肯定拼不过雪花榨糖厂。但他们有个大杀器,那就是本乡本土多年来营造的人脉,或者叫供应链。

    当地农户谁认识雪花榨糖厂是谁,对于外乡人更是极度缺乏信任,不会轻易变更收购商,哪怕少给点钱也愿意卖给本乡本土的榨糖作坊。

    本以为这样一来,新建的雪花榨糖厂就得因为原材料不足而关门大吉。谁承想李贽是带着一整套杀招来的,一招连着一招,招招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应接不暇。

    信用不足、缺少原材料供应商不怕,还不到收获季节,雪花榨糖厂就派人挨家挨户和种植甘蔗的农户签订契约,用比往年收购价高两到三成的价格提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