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二 闻风
二百六十二 闻风 (第1/3页)
今天赏荷果然不是乘船了,而是将宴设在了刚才李思静说的荷叶楼。
当然,这楼的名字其实叫闻风楼。
这取名子,象听风、聆风之类的比较多见,闻风还是头次看见,李思敏笑着问文安公主:“这名儿谁起的?真别致。”
文安公主笑着说:“我自己取的……这楼临湖,下揽一池荷香,清风徐来,香风满楼,所以取名叫闻风。”
大家纷纷说好名字。
阿青也满喜欢文安公主这里的,轻松闲逸,在这里花是香的,风是柔的,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外界的风雨扰攘跟此处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活象个世外桃源。更何况,能被文安公主邀来的,都是有身份的闺秀,大家作诗画画弹琴下棋,消遣亦十分风雅。
阿青就看见郭姑娘拿着自己这阵子在家里摸索着作的几首诗,跟另一位不大熟悉牛姑娘在请教,两人避了旁人说的很是投机。看来她们交情不错,或是平时不方便出门相聚,正好借着文安公主的宴会碰面了。
文安公主又富贵,又有闲情,琢磨完了细点美食,点开始琢磨穿衣打扮,然后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这闻风楼,就是她自己绘了图样使匠人再设计建起来的,一共只用了三个来月,这效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文安公主单把阿青叫到一边来说话。
到了敞窗边上,阿青才发觉这里视野如此之好。敞窗外正正的能看到外面的一片湖,风吹过来,荷叶随风翻卷,淡淡的荷花清香沁人心脾。
“看你气色还好。”文安公主仔细打量过她。微微点头说:“我怕你一时不能习王府里的生活,可是看来你过的还好。”
她的关心十分真挚,阿青也很感动。
“多谢公主,还这样一直惦记我,我过的很好。”
“郡王妃这个人呢,我与她不熟悉。”文安公主说的话很含蓄,不过其中的意思表示的很明白:“我从来没有和婆婆一起相处过。只听旁人说过。这婆媳永远不可能亲如母女一样。你这里就更复杂了,郡王妃又不是世子的生母。她是长辈,你理当敬着她。可是也要多长个心眼儿。须知防人之心不可无。”
她说什么,阿青都点头应下来。
“你才刚成亲,我也不方便留你在这儿住下了,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尽管和我说,今天别的事都别多想了。好好在这儿松快一天吧。”
年轻姑娘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时间象是过的特别快。午饭是一人一几,因为天气炎热。几个小菜都做的精致素淡。
阿青觉得那一道凉笋做的极好,脆脆酸酸的,吃着格外爽口。还有那道豆腐。吃起来更是滑嫩清香。
李思敏挨着阿青坐的,把自己面前的一小碟蒸火腿挪过来请她尝。李思静也凑过来。请阿青吃她面前那道糖瓜条。
思敏就不说了,思静纯是小孩儿脾气。阿青虽然对糖渍瓜条没多大兴趣,但是自己既然尝了李思敏的,如果拒绝尝她的,这小姑奶奶必定不乐意。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阿青也尝了一口她端过来的糖渍瓜条。
其实味道也很鲜美,糖汁应该加了果子露、蜂蜜和一点点薄荷,这一点薄荷起到了画龙点晴的的用处。本来糖渍瓜条会让不爱吃甜的人觉得有些甜腻,但是这点薄荷一加,口感顿时觉得十分清爽,一点都不显得甜腻了。
这一点味,却改变了整道菜。
其实味道这件事并不是特别的神秘,因为所有下厨的人可以使用的,都是只有酸甜苦辣咸甜这几味。如果想推陈出新,就要在搭配上下功夫。使用同样的佐料,有人做的菜可以说是妙不可言,有人做的就……
呃,不说了。
阿青看看李思敏,抿嘴一笑,想起那一次在庄子上做莲花饼的事了。
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大概水平都和思敏、孙佩差不多的,就算能有超出也很有限。
用过了饭,文安公主就去歇息了,请她们自便。
公主府有养着家伎班子,叫了来给她们解闷。
阿青十分诧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