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人性所至

    第1284章 人性所至 (第3/3页)

 “都过年了,连给自己孙子一个红包都做不到吗?”

    “今年赶紧多种点地和菜吧,家里不能白养你了,每天白养了一张嘴!”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年过六旬的公公坐在竹椅子上耷拉着头,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痛苦和无奈。

    他是上个年代,因为没有读过书的人。

    从他懂事开始,每天就得跟着父亲学着怎么种地。

    七八岁开始,他经常就得独立下田,成为大山里的孩子。

    读书?

    且不说那个时候大多条件艰苦,单就兄弟姐妹就有一大堆。

    真正能够让父母送去读书的能有几人?

    把他的名字放在他眼皮底子不念出来,他都认不出个所以然。

    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当了矿工,经常骑着一辆破旧二八自行车,每天太阳还没升起时就往矿山里去,等太阳落了才能灰头土脸地回到村落。

    从此,他的生活不是种田就是挖煤。

    等到三四十岁时,种田不足以养家糊口了,从乡亲口中知道外省有事做。

    就这样,斗大的字不识得一个的他,跟着乡村坐上了前往外省的大车。

    在那里,他继续日复一日地挖煤,白天不见天日,晚上回到十几个工人挤在一块的宿舍,不管别的工友呼噜打得再响,他都能很快睡着。

    他同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了,哪有什么心思计较这个那个呢?

    更何况大家都是为了活着,他们不相互包容,谁还能包容他们?

    到五十多岁,他再没力气去煤山了,时代也在变化,他不得不回归农村,继续扎根土地。

    这时候,孩子已经成家立业,但他再也没有赚钱的能力,每年只能种上些菜和田,后来,孩子也回来了。

    他年过六十多,身体因为早年挖煤也太不好,落下了肺病,就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了。

    如今,面对儿媳妇的指责,他大气不敢出一个,只能像个孩子似的低着头,恨不得一刀了结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