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初入新野(一)

    四 初入新野(一) (第2/3页)

传,《三国志裴潜传》:魏略列传以 徐福、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十人共卷,其既、习、俨、潜四人自有传(指的是在三国志中有传),徐福事在诸葛亮传。)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中平末年(188年),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单褔(三国演义)外逃。从此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

    当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徐庶与崔州平经常与诸葛亮畅谈天下形势,以后司马徽也因避乱寓居荆州,二人在庞德公家见面,畅谈天下时势,徐庶受司马徽劝,投奔刘备,备以上宾礼待徐庶,并命为军师,共谋天下大业。刘备称赞徐庶有王佐之才。徐庶称卧龙先生诸葛孔明才是天下奇才。“后引见,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他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后迫于曹操将其老母胁于曹营,而不得不离开刘备。但从不为曹操设谋。故后世有“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的谚俗。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数年,病卒。

    而在后人的考证以及史书记载当中,徐庶是一个和周不疑一样拥有大才却没有施展的人;徐庶在后来被定义为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出将入相的文武双全的人才;这么说也并不夸张,徐庶幼时好击剑,学有所成,成为一名游侠,可见其武艺不弱,不然也不会帮助友人去杀掉恶霸;而在后来努力学习,学业大进,可以和诸葛亮等人为伍,可见其学识广博,所以徐庶是一个文武全才。可惜的是,一入曹营难回头,终老不复天下争。可惜,可惜!

    周不疑顿时来了兴致,没想到这般大才的徐庶也会这般的逗弄小孩子!于是周不疑把双手背到了身后,装作一副老学究的样子,说道:“我有字,唤作文直,先生直呼我名,难道是看不起不疑吗?”故意做出的老学究样加上奶声奶气的话语,惹得徐庶开怀大笑:“哈哈哈哈!好!是庶之过错,是庶唐突了;那么文直小友,在下徐庶,字元直,不知道文直小友可愿与我为友?”周不疑走到徐庶身边,上下打量了一番:“嗯,长得不丑,好吧!我叫周不疑,字文直,今年七岁;我们就做朋友吧!”这更是惹得徐庶和张氏都忍俊不禁;张氏笑着开口责备道:“文直!不得无礼!”徐庶摆摆手:“夫人不必如此,文直聪慧伶俐,庶很是喜欢。”

    徐庶又问道:“庶曾听闻,曹操大兵压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