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一十八年

    第364章 一十八年 (第2/3页)

没心思去想那俩姑娘了,回到家里,关好门窗,挑灯打开了这本《格古要论》。

    这一看他才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格古要论》!这本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甚至有很多是指出原书的错误。这还不是批注最高明的地方,最高明的地方是,批注中有很多鉴定的法门,都是一针见血,对于有基础的人来说,是直接可以用的。

    比如看瓷器的釉面,甚至直接指出了灯泛出什么颜色就是假的。

    黄五这才知道,为什么中年文人会如此珍视这本书。只可惜中年文人没有古玩基础,不然自己就能闷声发大财!或许,中年文人一直想找个合作的人,但是却没能如愿。

    想到这里,黄五也明白了,这中年文人是看中了自己的本事和人脉,同时又碰巧拉了他一把,于是便当机立断,想跟着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不过,这无所谓,一场富贵分一杯羹,应该的。只是自己好像忘了问他的名字。也罢,到时候直接去家里找吧。

    黄五如饥似渴,熬了一个通宵,边看边结合自己平时所见琢磨,不知不觉天亮了,却只看了半本。

    最后,实在熬不住了,准备睡之前,翻开了书的最后一页。

    “吾之所学,堪舆第一,医道为次,格古更次矣。五古封灯,可延一十八年,改命欤?吾不得之。”

    当然了,标点是没有的。

    堪舆是风水,医道是医术,格古是鉴宝。这鉴宝的水平已算得上出神入化了,居然在他的本事里只能排第三?五古封灯啥意思?为什么延续一十八年?从“改命”上来看,他是为自己多争取了一十八年的阳寿?既然“吾不得之”,那就是他也不知道喽。

    这些文字之后,并没有落款,但是黄五猜测,从这个人的口气来看,极有可能就是张储张曼胥!结合中年文人说是张储的后人,那就更容易推断了。

    后面的话,黄五也没有深究,如此一个人物,极有可能是想给自己续命,当时成没成不知道,反正现在肯定死了。就算不是给自己续命,这种自己感慨的话,后人肯定是琢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