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焦点人物

    第十五章 焦点人物 (第2/3页)

看着吴畏说道:“总之不是听你说的。”她看了看乌里扬诺夫消失的方向,问道:“你能安排我认识他吗?”

    “你要采访他?”吴畏觉得有点胃痛。

    共和国的工业发展有一点自立更生的意思。民族工业起步虽然依靠了大量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学子,但是出于国人思维的某些惯性,这些人在国外的时候大多只顾埋头学习技术,很多人对于第一第二国际连听都没听说过,自然也不可能在国内传播。

    而那些关心时事,比较容易接受新鲜思想的人则大多进了政府部门,共和国成立之初,这些留过洋的海归们还是很热门的,与前清对他们若即若离的态度截然不同。报国有门的情况下,自然也不会有人自发的深入到群众中去。

    所以相对于此时被某个幽灵笼罩住的欧洲,共和国的工人运动领域还是一片未开垦的荒漠地带。吴畏并不反对提高工人阶级的待遇,但是他也不愿意一开始就把布党的理念介绍回去。

    国富重要还是民富重要是一个可以争论到永恒的命题,吴畏不想在工业化初期就把精力浪费在这个方面。不用看经济学著作,吴畏也能想得出来,生产资料的积累是需要资本来支持的,工人阶级先富起来,肯定是先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不是参股扩大再生产。

    所以此时的他一百二十万分的不想让乌里扬诺夫为之奋斗的理念传播到国内去,事实上他早已经为工人运动进入共和国制定了一个时间表,并且在日本播下了种子。在他看来,工人运动思想从日本倒流回国内,要比从欧洲席卷过来会温和得多。

    但是显然吕兰清已经注意到了发生在俄国的社会变革,她这个名记者的头衔可不是靠走红毯得来的。

    看着吕兰清那一双求知的大眼睛,吴畏咳了一声,好奇的问道:“你最近一直和阿列克谢在一起吗?他都带你去见谁了?”

    “还能有谁?他的两个公主姐姐呗。”吕兰清一时没反应过来,笑道:“欧嘉长公主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