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六)

    第六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六) (第2/3页)

这个从小就生活在饥饿中的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莫过于那里丰厚的伙食了

    ——每顿饭管饱的大米白面,天天必有的鱼肉荤腥,以前从没见过的玉米、土豆和番薯,饭菜里的精盐、酱料和油荤也是十足,肉菜里甚至还有香料……每一次走进食堂的时候,毛十三都在心中默默感谢老天爷,让他能够逃出东江镇那个“地狱”,来到海参崴这个“天堂”。同时更加感谢远东公司的诸位大善人,让自己如同做梦一样脱离了苦海,不再需要忍饥挨饿吃苦受累,只需要每天劳作就能吃饱喝足,还有样式很怪却很暖和的衣服发放,住的房子也比东江镇的窝棚强得多了。更不得了的是,如果你表现好立了功的话,远东公司——按照毛十三的理解,就是一个大得出奇的特大商号,甚至会给你发个女人当老婆

    嗯,虽然大明国的女人估计不太会有,通常只能得到倭国女人和朝鲜女人,甚至有可能是鞑子女人,但他们这种穷军户哪里还有资格讲究这许多?能有个随便哪里的女人给自己传宗接代,就该烧高香啦

    所以,为了能够尽快立功分到女人传宗接代,毛十三拍胸脯声称自己在旅顺和镇江堡都有很多熟人,抢着揽下了当向导和招揽东江镇军民的工作,没有半点当带路党的羞愧感——带着那些饿得半死的东江镇老乡去海参崴吃饱穿暖,怎么也该算是一件绝好的大善事了吧明明很光荣才对,又有什么可羞愧的呢?

    ※※※※※※※※※※※※※※※※※※※※※※※

    言归正传,等到一号登陆舰勘察好航路,完成冲滩的时候,游荡在旅顺城外的东江军户都已经撒腿逃了个精光,有的逃进了城里,有的躲在山上,旅顺城的大门也跟着关了。成群的东江军民颤巍巍地拄着刀枪,怀着恐惧而又惊奇的心情站在城头上,眯眼注视着港湾中这艘远远超出他们想象力极限的庞大船舶。

    ——伴随着高音喇叭里播放的震撼人心的《苏维埃进行曲》,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战士,冲上旅顺城南的海滩,然后迅速集合起来建立起了滩头阵地。其中有身材矮小的日本拔刀队,也有身材稍高的朝鲜人和去年“归化”的辽民,还有海参崴周边的“生女真”部族勇士……不过,此时的他们都穿着几乎同样的现代军装,剃着一样的短发,拿着差不多的步枪,远远望去的话,倒是看不出什么特别显著的差别。

    再接下来,神情紧张地趴在旅顺城头的东江军民们,就惊讶地看到,对面有一个穿着深绿色大衣、剃着短发的小个子男人,手里拿着一只喇叭,慢慢地朝城墙方向走了过来,用辽东口音不断重复着如下话语:“……东江镇的弟兄们,我叫毛十三,以前曾经待在在镇江堡,你们之中肯定有人认识我,去年我跟其他一些日子过不下去的东江兄弟,一起投了海参崴的远东公司,原本只是饿极了想要混口饭吃,没想到给远东公司当兵的待遇真是好啊,天天都有大米饭和白面馍馍吃,还时常能吃到肉。一想到自己每天大鱼大肉,自己的老乡却在旅顺吃苦,我这心里就不舒坦,所以就跟几个兄弟一起把东江父老的苦楚对公司的首长说了,希望首长能解东江父老的倒悬之苦。海参崴的首长仁义啊,二话不说就派了大船来接各位,并给各位送来了好吃的。希望大家吃顿饱饭,然后就可以报名上船了,以后我们就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如此这般地喊了一阵之后,毛十三感觉稍微有点累,就把喇叭丢给了一个叫章渝的前东江镇士兵,让他继续喊话……两人轮流喊话了一刻钟之后,虽然旅顺城头上暂时还是没动静,但是在城外的荒野树林之中,倒是陆续钻出几十个来得及没有撤进旅顺城里的东江军户,迟迟疑疑地向海滩缓慢靠了过来。

    听到响动,毛十三扭头定睛望去,顿时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当即怔住了:“……爹”

    “…你是小十三啊想不到你没有死啊去年我可是伤心了好几个月呢”

    浑身衣衫褴褛的毛富贵颤巍巍地拄着长矛,睁大眼睛辨认了好一会儿,终于欢呼一声,老泪纵横地拥上前来,把身材变得魁梧壮实了不少的毛十三给抱进怀里……欢喜了好半天之后,毛富贵才注意到了毛十三的奇怪打扮和一头短发,“……诶?你这身打扮……还有这头发……难道是……”

    “……是啊,爹,我那天被首长们的船从海边救起来,就投了海参崴的远东公司,如今有吃有穿的,日子过得比过去强多了。”毛十三很大方地坦诚说,“……对了,爹,你怎么不在镇江堡待着,却来了这儿?”

    “……唉,还不是黄龙黄总兵做的孽,好好的皮岛不肯待,硬是要把行辕搬到旅顺这边来,又嫌旅顺这边没什么像样的好房子,于是下令要修建一座更气派的总兵衙门,把我们这些人从镇江堡征发过来服劳役,给他凿石头砍树烧石灰筛沙子,却连顿饱饭都没得吃……”提起这事,毛富贵就叹了口气,唠唠叨叨地抱怨说,“……对了,小十三,你今天领来的这帮短毛海盗,又是个什么路数?”他有些紧张地问道。

    “……爹,不用怕,远东公司的首长仁义无双,对待部属好的没话说,你这次就带着乡亲们一块儿投过来,跟着儿子一起去海参崴过好日子吧”毛十三陪着笑脸对养父说道,同时在身上掏了掏:“哎呀,事先也没想到老爹您在这儿,身上没带什么好东西,只有一包首长赏的压缩饼于,爹您先拿去尝尝吧味道还不错,关键是顶饿……诶,那不是李家的大伯么?还有赵家的二叔大家快过来坐,分饼于吃……”

    接下来,毛十三就让章渝拿着喇叭喊话,自己则找个平坦的地方,拉着跟老爹一起来旅顺的昔日熟人坐成一圈,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自己这一年来“上天堂”的奇遇,把海参崴那边的生活水平吹得天花乱坠:顿顿大米白面啦,天天有鱼肉啦,发衣裳发鞋子还发女人啦,让诸位苦哈哈的东江军户听得目瞪口呆。

    对于毛十三嘴里的这些话,围拢在他身边的大多数人是不相信的,在这个饥荒遍野的苦难时代,连基层士卒都能天天吃上大米饭的说法实在是太过神奇了,至于发女人……那更是连将领家丁都没有的待遇

    不过,毕竟这里有许多毛十三的熟人,所以也有人认为毛十三可能说了一部分实话,只不过他是刚好碰上了“海贼做了大买卖、犒赏三军”的好时候,平时那些海贼恐怕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绝不可能如此豪奢阔绰——要知道以前毛文龙大帅还在的时候,一些东江军民也曾经利用“打劫”后金的机会吃到过几顿饱饭。但自从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已经很久没有打过像样的胜仗了,东江军民也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

    但即便如此,跟如今简直是在饥寒之中等死的东江镇相比,毛十三口中的海参崴依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去处——从毛十三如今这副精悍结实、红光满面、衣衫挺括的模样就能看出,即使那个远东公司的待遇没有他说的那么夸张,至少吃穿用度也都绝对不坏……一些心思活络或对新总兵黄龙不满的东江军户,很快就有了“另投明主”的心思,他们小心翼翼地向毛十三打听消息,斟酌着要不要上了这帮短发海贼的船。

    毛富贵倒是没什么多余的想法,跟别人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这么多人都看到自己的养子跟海贼站在一块儿,自己要是还敢再回旅顺城里去的话,只怕立马就要被上官当成奸细给砍头

    所以,眼下自己就算是再不情愿,也只能跟着这帮海贼一起走了……反正辽东军户这种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毛富贵也已经是过够了。而且小十三也是个孝顺的,就算是坑谁也不会坑自己这个当爹的吧

    “……小十三啊,看来从今儿开始,咱们爷儿俩怕是又要在一口锅里搅马勺啦那些短毛大王们到底打算怎么安排咱们,又有什么讲究和忌讳,你可得好好跟爹说道说道……”看着眼下已经变得高大健壮了许多,但也仿佛变得陌生了许多的毛十三,毛富贵挠挠头发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说道。

    “……爹,别担心,那些首长都很好说话的,你就等着享福吧”毛十三安慰说,“……当然,入伙之前的‘净化,那一关还是免不了的,首先每个人都得洗个澡,此外还要把头发都剃了,就跟儿子我一样……”

    “……什么?入伙的时候真要剃发?跟鞑子一样?”一听这话,毛富贵就有点抵触。

    “……是跟和尚一样把头发剃光,不是留建奴那种难看的小辫子。再说剃头又不是砍头,头发剃了还能长出来。首长说留长发会沾上瘴气,容易生瘟疫。而且一旦头上受伤也不好诊治……”毛十三赶忙解释。

    ※※※※※※※※※※※※※※※※※※※※※※※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海滩上,登陆的士兵已经荷枪实弹地排成一个松散的环形警戒圈。在警戒圈的中间,最后下船的劳工们利用从船上卸下来的木板与铁质撑脚,迅速拼起了二十套简易的座椅。每套座椅由一张长桌和两张长椅组成,可供十个人就餐,整个露天营地可同时供二百人就餐。在餐桌群的左右两侧,炊事班支起的五口大锅里面已经煮起了飘着香味的面糊,旁边的十只大竹筐里则摆满了蒸好的包子、馒头。

    在食物香味的诱惑下,几个饿慌了的东江军户战战兢兢地钻出灌木丛和乱石堆,陪着笑脸上前讨要伙食,并很快如愿以偿。有了他们的榜样,其他躲在野外的东江军户很快也纷纷现身,蜂拥而上抢夺那些香喷喷的包子、馒头,然后高高兴兴地大快朵颐。毛十三正指手画脚地跟熟人们说得起劲,回头一看那边都居然已经在开饭了,顿时再也顾不上唠嗑,赶紧拖着他养父毛富贵过去吃饭,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眼神发绿的饿死鬼又过了一会儿,连守在旅顺城墙上的东江军户都看着眼馋,摸着瘪瘪的肚子实在熬不住,便陆续有人攀着绳子缒城而下,咋咋呼呼地跑来吃白食,让这个“沙滩露天餐厅”的“食客”数量迅速膨胀到了近千人规模。大部分人根本找不到座位,只能在沙滩上随便找个地方蹲着狼吞虎咽……

    当然,虽然来吃饭的人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食客都打算就此上船跟着这帮“短发海贼”一起走,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本着“吃白食”的贪便宜心理跑了过来,打算在吃饱后再以“回家收拾”或“带亲人出城”之类的借口跑回旅顺城——毕竟这些短发海贼实在是太陌生了,让人多少感觉心中有点没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