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今年中国盛产皇帝(八)

    第一百八十二章、今年中国盛产皇帝(八) (第3/3页)

外,其余的都未曾经过大规模的战乱破坏,需要华盟亲自操刀搞土改杀士绅,一时间哪里凑得出这么多干部?结果到现在还是消化不良,山东前线最近还被迫主动放弃了济南,退回了青州府……

    既然我们一时间没法以蛇吞象,那么索性就让中国一直乱下去,以便于在有条件的时候逐步蚕食……”

    革命战争的事,外行看战术,内行看后勤。如果没准备好足够的物资和管理人员,就匆匆赶去当“救世主”,下场多半是成为“红色高棉”第二:那票柬埔寨革命者贪图名誉,过快过早地解放了首都金边,却既没准备好接管城市的干部,也没准备好养活二百万城市人口的口粮。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即将爆发的饥荒,只好将城市人口强制迁往农村,期间各种组织工作一片混乱,导致饿死、累死一大片。面对汹涌沸腾的怨言与不满,又不得不搞肃反杀掉一大批人,谁知屠刀一举起就放不下……最后就是身败名裂。

    事实上,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之外,从主观的角度上讲,本部在海外的穿越者也不希望中国恢复和平。

    严苛地说,哪怕华盟有着足够的干部储备,对全中国进行土改,穿越者也会冻结此类计划。

    毕竟,就土改本身的意义而言,它从来都不是一种制造混乱的运动,而是一种阻止混乱的运动。目标是防止地主的无序掠夺,防止农民因为受不了地主的过度压榨而弃耕逃亡、人为制造荒地。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避免粮食的减产,阻止社会的秩序崩溃,最终让农民在家乡能够活下来。

    但这样一来的话,人家在故乡都能生活好好的,为啥还要移民去海外的蛮荒之地呢?就算在美洲、非洲、澳洲有数不清的土地可以分配给中国的穷人,但他们恐怕还是更愿意在老家半饥半饱地混日子。

    在这个中国人还自视为“天朝上国”的年代,老百姓可不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所以,为了让世界上各个未开发的角落都被中国人占领,让华盟的各个加盟共和国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移民补充,就得用无休止的战争、屠杀、饥荒等苦难,制造出成千上万的流民,把中原百姓心中那种“天朝上国”的精气神给彻底打垮,让他们明白服从“澳宋髡贼”的移民安排计划,才是唯一的活路。

    这样一来,在大明版图上混战恶斗,让老百姓找不到活路的各路军阀草头王,在华盟的全球大殖民行动之中,更多的是充当了盟友与帮手的角色,而非海外殖民的阻碍者,自然不必急着消灭和吞并。

    更重要的是,这个貌似牛气冲天的全球华盟穿越者同盟,本身就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国际组织”,各个穿越者集团之间的思想和利益存在巨大冲突,甚至还有过宿怨。完全是靠着现代中国政府的强大压力,才把他们给勉强捏合在一起,眼下的整合程度还远远不够。所以在这个脆弱的平衡之中,谁也不能一口气占领整个中国,从而取得绝对的主导权,否则就会被其他集团群起而攻之。

    只有让中国大陆长期保持混乱割据的噩梦状态,同时不停地“挤出”大批华人移民。而穿越者则满足于占据一些沿海要地,用于倾销商品和接收人口,这样各个集团都能够在大陆上安插人手,保持彼此之间的势力平衡,这样才能维持同盟内部的和谐与稳定,否则散布全球的穿越者自己内部就要爆发出大问题。

    当然,这种不好摊开来明说的事情,就需要大家靠内心去领会了。

    “……总之,华盟对于中国大陆的攻略已经告一段落,几年内是没有再出兵的打算了。”王秋点头总结道,“……听说澳洲那边的华盟首都已经基本完工了,还打算请徐霞客写篇游记?那家伙的人到了没有?”

    “……啊,徐霞客这会儿还在海上漂着呢!还要再过一阵子才能到澳洲……要不咱们先去澳洲瞧瞧?”

    “……也好,在杭州待了这么久,西湖风光和钱江潮都看腻了。接下来就去澳洲看袋鼠吧。”

    总之,就在这全中国盛产皇帝的一年里,大明王朝以一种极度奇葩的形式,走进了历史的坟墓。

    而与此同时,在“澳洲髡贼”占领区内的明朝古人,则是懵懵懂懂地迎来了一种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