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歙县名流大会(第三更)

    第一五六章 歙县名流大会(第三更) (第2/3页)

召集人,如果他解决不了此事,出了丑,汪道昆这个给他作保的就会颜面大失,到时候便是趁势提出均平夏税丝绢的机会!”

    根据南京那边的消息,他虽说还不能确定这飞派白粮乃是噱头,仍然决定狠狠搏一把。反正就算到了最糟糕的地步,这白粮重役总不至于摊派到自己头上,那是以休宁人为主的其他五县的米行拒收歙人卖粮,也不会查到自己头上来!

    “大哥的意思是,汪道昆家里固然豪富,可银子都压在两淮盐业上,不可能任凭那个小秀才动用?”

    “汪道昆兄弟当初替汪道蕴赔补了七千两银子,他们的父亲汪良彬早就有些嘀咕了。如今儿子都不在,家里是他这个老太爷做主,别的事情他也许还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钱的事怎可能尽着人胡闹?”

    既然汪尚宁都这么说了,汪尚宣想想这确实是趁着汪道昆等人不在,一举夺回歙县领军地位的最好机会,当即找了妥当人去撺掇挑唆。就在当天下午,府城县城之中,除却歙县两家米行之外的其他米行就全都高挂免战牌,再不收歙县人卖粮。

    此时此刻恰是夏税完税的最后冲刺环节,最后一拨拨卖粮的乡民面对这样风云突变的景象,顿时慌了神。一时间,府城县城也不知道集聚起多少因为卖粮而不得不滞留城里的人,从官府到民间,恰是一片黑云压城的局面。在这个时候,汪孚林拉了程乃轩作为召集人,歙县头面人物的大聚会,也终于拉开了帷幕。

    召开大会的那一天,汪尚宁起了个大早,却磨磨蹭蹭一直等到晌午方才出发。

    大人物是有迟到特权的,更何况论资历,论年岁,歙县还有谁能够比得过他?让人等一等他,这才能显示出他在歙县的地位和权威。虽说汪道昆已经起复回朝,可说不准和如今风头正劲的殷正茂还有一番龙争虎斗,他反而可以在歙县坐山观虎斗,然后让外甥渔翁得利!

    姗姗来迟的汪老太爷在当初承办了英雄宴的状元楼前停下,见门前亲自迎客的,正是东家洪仁武,却不见今日下帖的主人汪孚林和程乃轩,他登时面色不太好看。他作为曾经出仕过的尊长,当然不能在这种地方立刻发难,可随行的汪尚宣之孙,也就是他的侄孙汪幼旻却眉头紧皱问道:“怎么,老太爷大老远地过来,汪程二位小相公却一个都不见,这难道就是待客的道理?”

    徽州一府六县,其中绩溪占地只有歙县的六分之一,最小且最穷,但也有几个顶尖富商。可洪仁武虽说生意做得红火,如果在徽州府按家资多少排个顺序,他还轮不上号,更不要说在汪尚宁这样当过布政使和巡抚的昔日高官面前硬气了。所以,此时此刻他赔了十万分小心,讨好地低声说道:“汪老太爷恕罪,汪小官人和程公子之前一直都是在这儿迎候贵宾的,只是因为段府尊就在汪老太爷您前头一会儿刚到,所以他们还没来得及下来。”

    段朝宗怎么会来的?

    汪尚宁登时心里咯噔一下。段朝宗毕竟是徽州知府,往日只要是和这位知府一块出席的场合,他都会很知情识趣地早到一步,表示一下乡宦对朝廷官员的恭敬,可今天他完全没料到段朝宗竟然会来。这下子,他的姗姗来迟就变成了倚老卖老摆架子了!可错都已经错了,他又不能和愣头小子似的立刻赶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