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王昌龄 原文赏析

    闺怨 王昌龄 原文赏析 (第2/2页)

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从凝妆

    二字上我们可以体会她登楼前那不知愁的欢悦心境;一个上字,又将她登楼时步子的轻盈描绘得真实可感。

    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忽见表明所见的突兀、感触的陡生、联想的迅捷。

    其实,在大好春光中,处处都有柳暗花明、莺歌燕舞,见柳是不会令人大惊小怪的。然而这里所见的杨柳色*有它特定的地点 陌头。这个陌头,它使人联想到:也许从前他们夫妇曾携手经此而游春;也许当年她曾在此陌头亲自折柳送夫从军,以期觅得封侯,求取荣华。然而丈夫一去数年,这美妙的陌头杨柳色*却无人共赏,一种怅惘、孤寂和愁苦的感觉不免要袭上心头,并引燃久蓄心头的离愁别绪,于是目光与陌头杨柳色*相撞,就会猝然迸出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个火热的念头。于是由愁而悔,由悔而见怨。悔字是愁和怨所化合而成的衍生物,而愁和 怨又是悔的根源。在离愁袭扰心头的时候,这位闺中少妇的怨,不涉夫婿、重在责己,这就更衬托出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这里的悔,也是闺中少妇瞬间对人生世俗功名利禄的一种彻悟,它从另一个角度含蓄地暗示黩武的开边战争破坏了多少人的爱情和幸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有致,诗的画面感极强,境界优美而含蓄。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诗题为闺怨,但诗句却无一字道及怨字,一切意在言外。

    如果觉得《王昌龄》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