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秋夕》七夕诗歌 原文-译文-赏析

    杜牧《秋夕》七夕诗歌 原文-译文-赏析 (第2/3页)

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

    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辨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

    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

    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

    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

    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

    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

    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

    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

    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

    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

    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

    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

    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

    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

    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

    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

    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色*美女在湖中嬉戏,粉

    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

    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

    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

    两情相悦,同赴巫山**。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

    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

    天对着牛角发楞。织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